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論1980年代文學中的青春話語

發(fā)布時間:2020-04-27 19:00
【摘要】:本篇論文由前言、結語和四章主體部分組成,主要從“青春話語”的角度重新審視了1980年代的文學,并揭示出這種文學“青春話語”與現(xiàn)代性追求之間的復雜關系,對“青春”進行了比較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百年現(xiàn)代性事業(yè)獨到的認識。 鑒于“青春話語”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本文在前言中用較多篇幅介紹了相關概念的具體使用情況,并通過對幾個研究界常用的概念進行梳理,說明了提出新概念的必要性,也算是對相關研究的綜述。論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對20世紀中國的“青春話語”的回顧。從晚清以來,知識者把“青春”視作現(xiàn)代性追求的動力,由此建構了最初的“青春話語”,它催生了20世紀中國的兩大現(xiàn)代性主題——建構現(xiàn)代民族國家和塑造個性主義的新人。但由于“青春”這一現(xiàn)代性推動力自身的兩面性,導致了兩大現(xiàn)代性主題的偏廢一端,群體現(xiàn)代化的急迫性使個體現(xiàn)代化的進程嚴重滯后,這成為后來一系列災難的根源。1980年代文學的“青春話語”是前此“青春話語”在文學領域的延伸,面對即成的慘痛事實,它形成了特有的反思和拒絕的品格。 從第二章到第四章,論文分初期、中期和末期三個階段來具體分析1980年代文學的“青春話語”。在1980年代初期,于文革期間流行的文學“青春話語”被做出調整,青春的負面素質得到抑制,而正面的素質則開始恢復,在這種情況下,“歸來作家”和“知青作家”根據(jù)各自的理解,發(fā)展出兩種不同的文學“青春話語”,代表了對現(xiàn)代性事業(yè)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國家權力話語對兩者之間沖突的介入使得1980年代初期的文學“青春話語”重新沉寂下去。1984年左右,隨著一大批年輕的作家登上文壇,一種新的文學“青春話語”開始取代初期的文學“青春話語”。與1980年代初期相較,這時候文學中的“青春話語”更具有個人化的色彩,“反叛”和“找尋”是它的兩大主題,它實際上構成了對現(xiàn)代性的一種有意識的設計。然而隨著“在路上”找尋的無所得和新近形成的時代的低氣壓,1980年代中期文學的“青春話語”開始逐漸消沉。這直接導致了1980年代文學的“青春話語”進入它的末期,從1987年左右開始,文學“青春話語”開始由盛而衰。1980年代中期文學“青春話語”中的某些先鋒實驗,在此時放棄了“人的現(xiàn)代化”的理想和進行價值評判的信心;而在1980年代中期代表了文學青春話語最亢奮狀態(tài)的“在路上”的自我找尋,此時也面臨著全面的潰敗;1989年的政治風波則代表了1980年代文學“青春話語”跌落至谷底,在疲憊和挫敗感中,文化思想界開始了對自身的沉痛的反省,這種情況下對“青春”的自覺反思也終于姍姍來遲。 結語部分則簡略介紹了1990年代以來“青春話語”的狀況,1980年代形成的對“青春”的自覺反思在1990年代至今并沒有繼續(xù)深入下去,這實際上給我們正在進行的現(xiàn)代性事業(yè)埋下了深深的隱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本論文通過梳理1980年代文學的“青春話語”而對“青春”進行的深入、全面的剖析,就有了現(xiàn)實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206.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徽希;;?隆霸捳Z”概念之解碼[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鄧時忠;理性批判精神的失落——新寫實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之比較[J];當代文壇;1992年01期

3 盧敦基;劉索拉《你別無選擇》的美學意義[J];當代作家評論;1986年03期

4 曾鎮(zhèn)南;;讓世界知道他們——讀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J];讀書;1985年06期

5 王蒙;;躲避崇高[J];讀書;1993年01期

6 趙園;;“難見真的人!” 試說《輪回》改編原作的得失[J];電影藝術;1989年05期

7 陳思和;;從“少年情懷”到“中年危機”——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視角[J];探索與爭鳴;2009年05期

8 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J];文學評論;1985年06期

9 楊慶祥;;如何理解“1980年代文學”[J];文藝爭鳴;2009年02期

10 陳旭光;譚五昌;;“中年寫作”:文化轉型年代的詩與思——90年代先鋒詩歌詩學話語研究之四[J];藝術廣角;2000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郭艷;[N];文藝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盧軼男;從郁秀到韓寒[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425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6425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c7a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