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隱喻視角下莎劇中heart,mind和soul的修辭格及其翻譯
發(fā)布時間:2019-08-11 22:22
【摘要】:從修辭學的角度看,修辭格的內(nèi)涵甚廣。莎劇中運用的修辭格多種多樣,有深刻的學術(shù)研究價值。因此,本文主要從微觀角度探討莎劇中特定詞(heart, mind和soul)涉及的修辭格及其翻譯。 莎劇中的修辭格隨處可見,豐富多彩,不僅為劇本增添了戲劇效果,更塑造了生動的人物形象,進而揭示人物內(nèi)心深刻的情感。莎劇中廣泛應(yīng)用的修辭格是莎劇戲劇語言的特色之一,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修辭學家和莎劇學者的關(guān)注。然而,對莎劇修辭格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語言研究和修辭研究上,尤其是國內(nèi)的研究,幾乎只關(guān)注幾種特定的修辭格如比喻、雙關(guān)等,對其他修辭格的深入研究較為鮮見,對特定詞匯的修辭格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現(xiàn)有的漢譯本中,修辭格的翻譯也存在一些問題,且許多修辭格的翻譯未能體現(xiàn)出源語中運用語言和辭格的精妙。 鑒于以上現(xiàn)狀,本文嘗試運用新的視角—認知隱喻理論對莎劇中特定詞(heart, mind和soul)的修辭格進行分類分析并探討現(xiàn)有譯本在這些修辭格的翻譯上的得與失。通過闡述認知隱喻理論的起源和發(fā)展過程,本文認為該理論能為修辭格的構(gòu)建和形成及其修辭格翻譯過程中譯者的心理認知過程提供有力的指導,將該理論運用到莎劇修辭格研究中,可以為莎士比亞戲劇修辭格研究提供嶄新的視角。 本文選取《威尼斯商人》、《麥克白》、《亨利四世(上)》、《亨利四世(下)》四部莎士比亞的作品為語料,在認知隱喻理論的指導下將其中出現(xiàn)的與heart, mind和soul相關(guān)的修辭格進行分類,并分析其構(gòu)建的認知基礎(chǔ)。通過對梁實秋、朱生豪、方平和孫法理四位翻譯家的譯本對比,本文對現(xiàn)有漢譯本中譯者對與heart, mind和soul相關(guān)的修辭格的主要處理手法和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和總結(jié)。在分析辭格構(gòu)建的基礎(chǔ)上,本文從認知隱喻理論的角度闡釋了譯者翻譯莎劇修辭格的過程,指出莎劇修辭格的翻譯過程也是譯者在源語和目標語、源語文化和目標語文化之間認知、構(gòu)建和重構(gòu)修辭格認知概念的心理過程,進而在認知隱喻理論的指導下提出了完全映射翻譯、部分映射翻譯和完全重構(gòu)三種翻譯策略。 認知隱喻理論為莎劇修辭格的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作者希望能拋磚引玉,為莎劇修辭格的認知研究和翻譯研究盡綿薄之力。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本文編號:2525557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翼斌;;隱喻認知觀對中國《哈姆雷特》翻譯研究的啟示[J];貴州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2 王文斌;論漢語“心”的空間隱喻的結(jié)構(gòu)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3 劉翼斌;;莎士比亞戲劇翻譯的認知研究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4 齊振海;論“心”的隱喻——基于英、漢語料庫的對比研究[J];外語研究;2003年03期
5 齊振海,覃修貴;“心”隱喻詞語的范疇化研究[J];外語研究;2004年06期
6 賀文照;;英譯漢中“心”的隱喻重構(gòu)——基于漢英平行語料庫的考察[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高靜芳;淺談莎士比亞的戲劇語言[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8 羅志野;論莎士比亞的修辭應(yīng)用[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9 張建理;漢語“心”的多義網(wǎng)絡(luò):轉(zhuǎn)喻與隱喻[J];修辭學習;2005年01期
10 王寅;;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認知修辭學”——從認知語言學與修辭學的兼容、互補看認知修辭學的可行性[J];當代修辭學;2010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宋智超;試分析曹禺作品《雷雨》中修辭手法的使用[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255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52555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