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論視角下胡允桓譯《紅字》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7-30 13:36
【摘要】:《紅字》是美國19世紀后期浪漫主義代表人物霍桑的代表作之一,霍桑深邃的思想和嫻熟的寫作技巧使得這部作品自出版之日起備受關(guān)注和好評。由于創(chuàng)新的寫作手法,它被認為是美國第一部象征主義小說。因為對人物心理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它又是美國第一部心理羅曼司。在整個美國文學的發(fā)展過程中,《紅字》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它是第一部根植于美國本土文化的作品!都t字》的文學價值也受到了中國學者的重視,學者們多從文學、文化的角度對它進行了研究。近年來,翻譯研究也選擇對《紅字》譯本從多個角度進行研究,比如情境理論、功能對等理論、闡釋學理論等,而且多數(shù)是以韓侍桁和姚乃強譯本為研究對象進行對比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組織出版的胡允桓譯本出現(xiàn)在改革開放之后的過渡時期,是改革開放后第一個新譯版本,對結(jié)束十年文化浩劫的中國讀者來說,無疑是一閱讀佳品!都t字》在新時代被重譯,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人們對外國文化的了解。 隨著翻譯研究的發(fā)展,在本世紀70年代,它出現(xiàn)了“文化轉(zhuǎn)向”。翻譯研究被放置于大的文化背景之下,它不僅僅是語言之間的對等,,更是文化之間的轉(zhuǎn)換。勒菲弗爾的操縱理論正是從文化的角度對翻譯展開研究。他認為翻譯是最明顯的改寫形式,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會無意識地受到主流意識形態(tài)、主流詩學和贊助人等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譯者對同一個作品進行重譯的過程中,改寫都會存在從而使不同的譯本符合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最終被不同的目的語讀者所接受。 所以本研究以勒菲弗爾的操縱理論為基礎,從意識形態(tài)、詩學和贊助人三方面對胡允桓譯本進行研究。通過對胡允桓所處時期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的認真梳理,對原文和譯本的仔細研讀,最終發(fā)現(xiàn)胡允桓的譯本之所以被譯入語讀者廣泛接受是因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受到了意識形態(tài)、詩學和贊助人的操縱,對原文進行了適當?shù)母膶憦亩蛊渥g本符合了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詩學。論文中大量的例句很好的證明了譯本受到意識形態(tài),特別是文化、宗教方面比較明顯的操縱;在動詞、擬聲詞的翻譯,復合句、被動句翻譯上都受到了目的語社會詩學的影響;人民文學出版社作為贊助人對譯本的出版和推廣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傊瑥牟倏v理論的角度對胡允桓譯本的研究,把翻譯研究放置于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下,使我們對譯本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認識,對美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紅字》的研究也做了一點貢獻。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本文編號:2520922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林愛華;徐瀟瀟;;詩學對翻譯的影響——以《追風箏的人》兩譯本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2 董務剛;《紅字》兩譯本的對比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3 魏家海;操縱學派譯論綜觀[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4 蔣敦建;;中國百年霍桑研究特征分析(1913-2012)[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7期
5 何紹斌;作為文學“改寫”形式的翻譯——Andre Lefevere翻譯思想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舒奇志;;霍桑研究在中國[J];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01期
7 侯晶晶;論翻譯中的操控現(xiàn)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07期
8 廖晶,屠國元;文化翻譯·文化感知·文化創(chuàng)造力[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7期
9 楊金才;王育平;;新中國60年霍桑研究考察與分析[J];學海;2011年06期
本文編號:2520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52092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