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色彩的文化屬性
[Abstract]:What is color? In the natural world, color is a kind of objective existence phenomenon, is the appearance attribute of the natural object. Color has not only physical properties, but also rich symbolic meaning and cultural form,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life, is an indispensable visual feeling, but also an important field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文人雅集”(11YJA76003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0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曦;;淺析民間藝術中色彩的“俗”性[J];美術觀察;2007年02期
2 鄭德東;;色彩裝點世界——意譯喬安娜·福特納關于色彩實踐研究[J];美術大觀;2008年01期
3 簡圣宇;“審美情調”:現(xiàn)代主義藝術魅力的彰顯形態(tài)[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4 黃海波;;文學作品中的超常搭配及其語用效果[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5 王東;李承乘;;淺析色彩在不同文化氛圍中的象征意義[J];消費導刊;2008年21期
6 杜曉梅;;創(chuàng)作中對色彩的主觀運用與思考[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7 何征;;“色彩”教學的任務和面臨的問題[J];中國林業(yè)教育;1998年S2期
8 張旭;;談形成視覺美的諸因素[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徐雷;環(huán)境設計中的色彩與氣氛[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05期
10 王心耀;色彩與文化[J];江漢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余虹;;色彩影響心理[A];色彩科學應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吳曉;;旅游景觀展演與民間藝術的消費敘事——湘西德夯個案的文化闡釋[A];湖南省美學學會、文藝理論研究會2010年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亮之;皮永生;馬麗;;色彩語意表達[A];色彩科學應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余燕;;《涉江》英譯研究[A];中國楚辭學(第十三輯)——2007年中國溆浦屈原及楚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亮;;論文學時代的文藝學[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苗永姝;色彩的性格[N];中國信息報;2008年
2 景國勁;藝術文化學的當代特質[N];文藝報;2007年
3 王曉路;生命朝露 藝術長存[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4 藝術;淺釋藝術[N];云南經濟日報;2008年
5 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 王曉華;批評春晚緣于理想化的期待[N];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徐俊西;先進文化的藝術體現(xiàn)[N];文藝報;2001年
7 本力;另一種心靈史[N];中華讀書報;2008年
8 閻立飛;“二余風波”與文化資本的爭奪[N];文藝報;2000年
9 童慶炳;當代中國文化和文學 在民族性和開放性之間[N];文藝報;2002年
10 鄭茜;2006原生態(tài)事件[N];中國民族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星垣;由“藝”而“道”[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2 金敬姬;藝術—無意識的象征產物[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3 陳文育;圖像時代的美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蔣榮昌;消費社會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形態(tài)的轉折[D];四川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經鋒;淺談對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的認識[D];廈門大學;2008年
2 佟玉鑫;《紅樓夢》與《紅字》中的象征意義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3 廖方容;淺析《造像量度經》中的象征性因素[D];四川大學;2007年
4 楊希珍;詹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文化批評理論述評[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巖;視覺文化語境中電影和文學[D];新疆大學;2006年
6 閆薇;以象盡意[D];山東大學;2006年
7 王凡;“舞”:中國藝術的審美基型[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8 魏艷麗;狼:隱喻的“他者”[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周姍姍;視覺文化時代的文學生存[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孫金霞;《深谷幽城》對《神曲》藝術的繼承和超越[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33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43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