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世紀的視覺語言
[Abstract]:Peter Rucker, a humanist in the Renaissance, once thought that the Middle Ages were "dark times", only when the renaissance, darkness was broken, and the future people found a way to return to clear ancient glory. Lorenzo, who was also a Renaissance, lamented that he really did not know why art had declined in the Middle Ages and almost disappeared, and why was it recovering in the "age"? It's the wave.
【分類號】:J110.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紅文;后現(xiàn)代主義設計的風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2 郭志剛;重新審視藝術(shù)設計教育——從包豪斯的設計教育理念探索21世紀的中國藝術(shù)設計教育[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3 陳恒;從希臘化文化的傳播看全球化之起源[J];世界歷史;2004年03期
4 楊燕迪;音樂理解的途徑:論“立意”及其實現(xiàn)(上)——為慶賀錢仁康教授九十華誕而作[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朱宏宇;;園林與如畫——18世紀英國如畫園林思想的流變[J];建筑師;2006年01期
6 覃莉;對現(xiàn)代大眾審美研究的再思考[J];美與時代;2005年01期
7 孫永奇;;浪漫的生命贊歌——黃河三角洲民間動物剪紙調(diào)查與思考[J];美與時代;2007年03期
8 樊林;具象繪畫與抽象繪畫——論傳統(tǒng)美學與現(xiàn)代美學的不同取舍[J];南方文壇;1994年05期
9 孫海峰;自然·自我·自由——藝術(shù)的三個象征維度[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10 王明賢;建筑的實驗[J];時代建筑;200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彭芳;;論比亞茲萊對浮世繪的創(chuàng)造性吸收[A];2005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民生;中西傳統(tǒng)繪畫空間表現(xiàn)比較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6年
2 陳琦;刀刻圣手與繪畫巨匠[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6年
3 梅漢成;覺醒與繁榮[D];東南大學;2006年
4 魏澤崧;人類居住空間中的人體象征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5 桂宇暉;契合與發(fā)展[D];東南大學;2005年
6 陳亞民;羅杰·弗萊形式—文化的藝術(shù)批評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王云亮;話語的轉(zhuǎn)型[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8 黃永健;藝術(shù)文化論—藝術(shù)在文化價值系統(tǒng)中的位置[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9 蔡青;新中國“十七年”中國畫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7年
10 張歌明;有意復雜藝術(shù)中的復雜性問題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華;陳洪綬與倫勃朗藝術(shù)人格心理探析與比較[D];河南大學;2002年
2 齊U,
本文編號:24080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40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