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簫聲——論藝術表現中的神秘體驗
[Abstract]:Einstein said in confessions of Faith: "the most beautiful and profound thing a man can experience is the feeling of mystery." This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the deep pursuits of religion and art and science. Beyond our experience, the beauty and sublimity of something hidden beyond our hearts can reach us only indirectly, through a faint reflection. "
【作者單位】: 天津美術學院現代藝術學院基礎部;
【分類號】:J20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鮑永玲;“傾聽哲學”與“觀的哲學”——詮釋學發(fā)展的兩種取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黃恩成;;從對話關系看《水仙》與華茲華斯[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閆吉青;尋覓“家園”——評拉斯普京的創(chuàng)作[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楊靜;;追求與幻滅——解讀托爾斯泰筆下安娜的悲劇美[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趙樹勤;龍其林;;民族寓言 雪域精魂——論《塵埃落定》的神秘敘事[J];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01期
6 陳平輝,熊進萍;尋求主體的詩性解放——論陸九淵心學的解構意義[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7 徐剛;李道君;;余華先鋒小說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8 胡山林;史鐵生與神秘主義[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韓啟群;有形之象"征兆"無形之虛"——論愛默生的宗教觀和象征[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10 馬凌;詮釋、過度詮釋與邏各斯——略論《玫瑰之名》的深層主題[J];外國文學評論;200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永紅;詩筑的遠離[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程勇;漢代經學視野中的儒家文論敘述[D];復旦大學;2003年
4 王萌;融攝與對話:現當代佛教與科學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5 朱壽興;美學的實踐、生命與存在[D];四川大學;2005年
6 方秀珍;神秘主義:祛魅與復魅[D];蘇州大學;2005年
7 萬潤保;中國古代小說與方術文化[D];上海師范大學;2000年
8 袁愈宗;《詩廣傳》詩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肖向明;“幻魅”的現代想象[D];中山大學;2006年
10 周瑾;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身體[D];浙江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靜賢;生命的回歸與拯救——論華滋華斯的孩嬰情結[D];暨南大學;2000年
2 于明清;果戈理作品中的神秘主義[D];黑龍江大學;2001年
3 李詮林;臺灣日據時期殖民作家西川滿之文學考察及批判——從其臺灣題材創(chuàng)作出發(fā)[D];華僑大學;2003年
4 王先岳;《退遂齋詩鈔》校注[D];廣西大學;2004年
5 周驊;論泰戈爾的象征劇[D];湘潭大學;2004年
6 魏瓊;在沒有終極的世界里尋找意義——尤金·奧尼爾的后期劇作與莊子哲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7 張細珍;“心魂”的文字般若——史鐵生小說創(chuàng)作論[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虞昕;論塔爾科夫斯基的電影觀及其文化特征[D];上海大學;2004年
9 張梅花;詩歌與巫語[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任文妍;自由靈魂的精神求索[D];河北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禮;;藝術表現中情與景的感悟[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2 張慧光;;從藝術表現走向藝術設計——談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學改革[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3 李春鳳;;淺談廣告設計中的藝術表現[J];大舞臺;2011年07期
4 魏文卿;李倩;;從波譜藝術運動看社會時尚與藝術表現的關系[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張強基;;淺談水彩畫的藝術表現[J];大眾文藝;2011年13期
6 劉燕妮;;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永遠是學前專業(yè)美術教學的核心——校本課程“時裝秀”的教學探索[J];藝術教育;2011年09期
7 張改琴;;渾厚與真率的美學追求——淺談山水畫對黃土高塬的藝術表現[J];慶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8 李娜;;論吳冠中繪畫藝術的表現性[J];文教資料;2011年17期
9 羅明;;對攝影作品創(chuàng)作的再認識[J];現代交際;2011年08期
10 王克舉;;自然 靈感 創(chuàng)造[J];中國油畫;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黃月新;;當代雕塑材料的藝術表現[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2 孫光釗;;論華君武的藝術觀察[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3 衛(wèi)戈;;都市藝術:當代都市的文化記憶[A];2005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黃遠林;;水墨漫畫芻議[A];論漫畫——中國漫畫交流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肖意;94件精品藝術表現光輝歷程[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2 侯麗;新版《孔子圣跡圖》的藝術表現特色[N];中國文化報;2006年
3 夏碩琦;以史為鑒 開拓未來[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陳祥云;觸摸虛幻的空間[N];吉林日報;2006年
5 陳兵(冰);雄健爛漫 親切動人 取質傳情的新寫實主義畫風[N];美術報;2006年
6 王宏芳 魯友明;《彩云飛》創(chuàng)作談[N];中國花卉報;2004年
7 詹建俊;要強調藝術的獨特性[N];中國文化報;2008年
8 潘欣信;色與墨的舞蹈[N];美術報;2007年
9 王新 徐建成;兆暉的禪意書畫[N];文藝報;2007年
10 前駐德國、奧地利和捷克文化外交官 孫書柱;從自然到心靈的表現[N];聯合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丁勤;清高宗圖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譚述樂;傳統(tǒng)繪畫思想與藝術表現的再認識[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徐曉力;從山水觀念到山水圖式[D];復旦大學;2006年
4 張斌;豐子愷繪畫中的詩意[D];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艷麗;多媒體藝術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2 楊新華;解析“現代陶藝”的裝飾語意[D];蘇州大學;2007年
3 張?zhí)m;紙在現代繪畫中的應用[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4 王婷婷;人體形象在平面廣告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5 許乃廷;油畫人物“類型化”藝術表現[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6 劉麗;中國吉祥圖案的衍變及其文化意蘊探究[D];吉林藝術學院;2007年
7 張玉霞;論惲壽平沒骨體花鳥畫的藝術表現與審美特征[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宋艷輝;再生面料的開發(fā)與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鄭如冰;走進水性材料的表現世界[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徐陽;雕塑創(chuàng)作中的“自我表現”[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23114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231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