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術本體的物質性
本文選題:藝術本體 + 材質; 參考:《大舞臺》2012年11期
【摘要】:藝術的"本體"存在于藝術作品中,離開作品,無從體驗藝術。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是藝術作品的核心內容。藝術形象必須是可感知的,因而其具有物質的屬性。人類藝術創(chuàng)造,依照三種模式進行。在這三種模式中,我們可以感受藝術本體的物質性,及藝術本體的價值存在。
[Abstract]:The Noumenon of art exists in the works of art, without which there is no way to experience art. The image of art works is the core content of art works. Artistic images must be perceptible and therefore have material properties. Human artistic creation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ree models. In these three models, we can feel the materiality of the artistic ontology and the value of the artistic Noumenon.
【作者單位】: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材料科學與藝術設計學院;
【分類號】:J0-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曄;;論藝術參與現(xiàn)實生活美學建構的方式[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 闞郁靜;對藝術與社會關系的一種理解——兼論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J];文藝理論研究;1987年03期
3 馬丹丹;;口頭文學的多元范疇及其整體性視角的可能[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王飛霞;;藝術意象及其生命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孫云英;道家美學中的藝術創(chuàng)作論[J];學術探索;2004年11期
6 劉啟宇;試論“藝象”是藝術本體存在的基本形態(tài)[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7 胡經之;藝術本體真實性[J];文藝研究;1989年02期
8 蕭搏;;關于材質的語義解讀[J];書畫世界;2007年02期
9 何一薇;藝術本體的追問與人文精神的重建[J];廣東社會科學;2001年04期
10 邵建;從藝術本體和人類本體看藝術之本質[J];文藝評論;198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魯明軍;;知識共同體:當代藝術學譜系的取向[A];2005年當代藝術與批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偉偉;藝術院團改革要注重藝術本體研究[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2 董耀鵬;藝術生產的本質[N];光明日報;2008年
3 董耀鵬;《藝術經濟原理》:為藝術產業(yè)提供理論支撐[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汪建根;書畫打假有了科技支撐[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李勇;藝術:消費時代的精神家園[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藝術院院長 羅中立;當代文化的建構之維[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陳履生;重視觀念在藝術中的定位(藝壇走筆)[N];人民日報;2002年
8 李勇;藝術:消費時代的精神家園[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何光銳;“賣藝”理念沖擊“賣身”現(xiàn)狀[N];福建日報;2010年
10 夏和順;《砥柱銘》有九大漏洞[N];深圳商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憶南;藝術表演團體核心競爭力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錢華;王國維“境界說”的藝術本體闡釋[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2 盧昕昕;論數(shù)字技術對當代藝術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淼;西方視覺藝術中的反常趣味及其表現(xiàn)[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劉桂霞;文藝美學園地的拓荒者[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盈盈;后現(xiàn)代影響下的中國女性主義藝術研究與思考[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周寧莎;當代藝術綜合媒介材料蘊含的人文信息探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64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96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