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譯理論下《嘉莉妹妹》譯本的對比分析
本文選題:功能翻譯理論 + 《嘉莉妹妹》。 參考:《語文建設》2012年06期
【摘要】:德萊賽是美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作品《嘉莉妹妹》對于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和殘酷性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和揭露,表達了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深深的同情。功能翻譯理論最開始關注的是"對等"的翻譯研究,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將行為理論和翻譯過程相結合,開始形成了"翻譯目的論",此理論主要是對翻譯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原著、譯者和譯本進行研究。本文將在功能翻譯理論中的目的論指導下對小說《嘉莉妹妹》的譯本進行分析。
[Abstract]:Dreiser is a famous realistic novel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Sister Carrie's works have made a ruthless attack on the American capitalist system and cruelty and expressed deep sympathy for the laboring people liv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The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begins to focus o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of "equivalen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 combines the behavioral theory with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forms the "Skopos of Translation" theory, which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The original work, the translator and the translation are studied.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i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of Sister Carrie.
【作者單位】: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H059;I04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洋;;“灰姑娘之夢”的幻滅——從《嘉莉妹妹》看德萊塞自然主義情感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朱珩;;嘉莉妹妹“欲望心理”及“自我實現(xiàn)”[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汪薈;;嘉麗妹妹中的自然主義特色[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4 陳俊;;從鄉(xiāng)村姑娘到百老匯的名角——嘉莉妹妹的女性意識[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5 李穎;解秀琴;;從嘉莉妹妹的道德傾向中看工業(yè)社會中的美國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6 郭德勝;;道德的迷失與夢想的幻滅——試析嘉莉的悲劇人生及其當代生活的啟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7 崔揚;;當欲望走到盡頭——《嘉莉妹妹》與市場意識形態(tài)的誕生[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屈榮英;;嘉莉妹妹的人生抉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孫海瑞;王芳;;消費主義下經(jīng)濟對人生存的選擇的影響[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04期
10 劉金龍;劉曉民;;西奧多·德萊塞小說創(chuàng)作動因之文化解讀——兼談精神分析學在其中的運用[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開紅;;嘉莉妹妹“美國夢”的幻滅——評嘉莉的道德觀[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玉娟;論中文企業(yè)簡介的英譯[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趙丹丹;從功能主義理論視角看中國高校網(wǎng)頁簡介英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洪銀針;從功能翻譯理論談俄語廣告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陳圓圓;從目的論角度分析《京華煙云》中的文化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芮雪梅;賴斯翻譯批評理論關照下的《麥田里的守望者》中譯本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宋衛(wèi)陽;從英譯古詩看“目的論”之缺陷[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邱鵬飛;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的《2008政府工作報告》英譯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何惠琴;目的論視角下的《西游記》英譯本中文化專有項的翻譯[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婷;從目的論角度看日本品牌名稱的中文翻譯[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10 梁晶晶;目的論觀照下服裝英語翻譯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萌;許魯之;;功能翻譯理論觀的超越——評林紓譯本《黑奴吁天錄》中對宗教問題的處理[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梁真惠;陳衛(wèi)國;;嚴復譯本《天演論》的變異現(xiàn)象——以功能翻譯理論為視角的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喻鋒平;董閩花;;談目的論中翻譯策略的影響因素[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李婷;張鳳安;;功能翻譯理論與《浮生六記》中的女性形象[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劉嫦;;功能翻譯理論詮釋下的《論語》林語堂英譯本[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01期
6 周曉楓;;功能翻譯理論在任溶溶兒童文學譯作中的體現(xiàn)——以《夏洛的網(wǎng)》為例[J];考試周刊;2010年40期
7 惠良虹;林陽;;從功能派翻譯理論談兒童文學翻譯——兼評《楊柳風》的翻譯[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09期
8 孫晨;;從功能翻譯理論看魯迅的兒童文學翻譯[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劉金龍;;從功能翻譯理論看旅游資料翻譯的原則——以《中國文化勝跡故事》英譯為個案研究[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10 于素芳;;從翻譯目的論看兒童文學翻譯——以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兩個中譯本為例[J];大眾文藝;2009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祈楠;;翻譯目的論指導下中國古典詩詞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譯[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周貝;;目的論關照下的《達·芬奇密碼》中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張亞麗;;戲劇翻譯標準問題初探[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唐艷芳;;試論文學翻譯中的風格傳譯——兼評The stroy of an Hour兩種中譯本[A];華東地區(qū)第6屆(泉州)翻譯研討會文集[C];2001年
5 張志忠;;跨越時空的文學對話——評《福克納與莫言比較研究》[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6 黃裳裳;;理解“典型環(huán)境”觀念的理性基礎及多元視角[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7 黃裳裳;;理解“典型環(huán)境”觀念的理性基礎及多元視角[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盛光希;;文學語言的二元對立與統(tǒng)一[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5)[C];2006年
9 曾艷兵;陳秋紅;;錢鍾書《圍城》與卡夫卡《城堡》之比較[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10 吳萍;;典雅流暢 神形兼俱——評析譯林版《紅字》[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盧偉;文學語言的語料庫研究方法[N];文藝報;2004年
2 侯靈戰(zhàn);《天問》和《約伯記》中的理性精神[N];中華讀書報;2002年
3 舒晉瑜;追尋青春文學的網(wǎng)絡出身[N];中華讀書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姜小玲;專家:翻譯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濫造[N];解放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王山;少數(shù)民族文學翻譯事業(yè):任重而道遠[N];文藝報;2010年
6 朱其;藝術作品不是制造圖像[N];上海證券報;2011年
7 楊青;年輕譯者“炮轟”前輩為哪般?[N];深圳商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金濤;把中國智慧翻譯到西方[N];中國藝術報;2011年
9 譚仲池;論文藝創(chuàng)作的自覺意識[N];文藝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麥妮卡(Melnyk Tetiana);自然主義批評視域下的托爾斯泰與德萊賽—《復活》與《嘉莉妹妹》的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盧惠惠;古代白話小說句式運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何子章;差異及對立的終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呂黎;中國現(xiàn)代小說早期英譯個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溫年芳;系統(tǒng)中的戲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7 欒英;《牡丹亭》英譯的描述性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麗梅;從功能翻譯理論角度析《紅樓夢》中的歸化與異化[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2 蔡奕;文學翻譯中的功能主義[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馬靜卿;功能翻譯理論主要特征及其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06年
4 彭媛媛;從目的論角度看兒童文學的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5 李希;目的論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6 黃順紅;功能翻譯理論與文學翻譯中的變形——從《尤利西斯》的英漢翻譯談起[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7 韋偉華;從目的論看《浮生六記》兩種英譯本[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石成蓉;從目的論的角度看《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兩種中譯本[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9 章峗;從目的論看傅東華《飄》譯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10 李靖;從目的論角度評析《海狼》的兩個中譯本[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35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73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