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論中英文詩歌的翻譯詩學觀念

發(fā)布時間:2018-01-15 18:26

  本文關鍵詞:論中英文詩歌的翻譯詩學觀念 出處:《理論月刊》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翻譯 主體性 詩學觀念 視界


【摘要】:近年的中英文詩歌翻譯研究主要關注譯者主體意識和翻譯主體性的探討,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使得譯者在翻譯活動中的中心地位得以凸顯,相反,原詩作者的地位則被忽略。本文就如何看待原詩作者在翻譯活動中的地位,如何把握并協(xié)調(diào)在翻譯這一文學活動中,原作者、譯者及讀者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自己的翻譯詩學觀念,認為在充分把握原詩作者的詩學觀及其在具體詩歌中體現(xiàn)方式的基礎上,譯者在譯語中應用相應的策略將原詩作者的語言觀、美學觀、政治觀等詩學觀完整地再現(xiàn)出來。這種翻譯詩學觀念能積極主動地使作者、譯者及讀者三者之間視界融合的和諧統(tǒng)一,是人類文化溝通的一條重要的必經(jīng)之路。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translation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and have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which makes the translator's central position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prominent, on the contrary.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al poem is neglect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treat the author's position in translation and how to grasp and coordinate the original auth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literary activ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reader puts forward his own concept of translation poetics and holds that it is based on fully grasping the poetics view of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al poem and the way it is embodied in the specific poetr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translator us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reproduce the poetic views of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al poem, such as language,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so on, which can make the author take the initiative.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horizon fusion between translator and reader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mmunicate human culture.
【作者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湖北省社科基金(20092s0032)
【分類號】:H315.9;I046
【正文快照】: 一、翻譯詩學觀念提出的原因作為詩歌翻譯原則,“翻譯詩學觀念”有別于以往翻譯原則的地方在于,它以認同原詩作者的各種詩學觀作為詩歌在跨語言傳播中的核心價值為前提,在詩歌的譯文文本中再現(xiàn)原詩歌文本中所體現(xiàn)的作者的詩學觀。它以紐馬克的語義翻譯理論為基礎,將原詩文本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蔡華;;陶淵明詩歌疊詞的翻譯策略[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樂金聲;通過喻體對照探討英漢比喻互譯的途徑[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2 楊京寧,王琪;漢語新詞新語詞源探析及英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3 孫凈麗;;試論英語諺語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4 萬蓮;徐敏;張靜;;關于英漢習語翻譯的幾點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徐華莉;翻譯標準的變遷[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喻家樓;語篇中顯性連貫、隱性連貫與譯作的語義傳遞[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7 宋然然;;語用層面的象似性考察[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劉曉萍;;英漢文化差異與商標翻譯[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郭明靜;;文化視域下習語翻譯的異化和歸化方法[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陳科芳;趙有華;;關聯(lián)理論與仿詞的構造和翻譯——以《紅樓夢》的仿詞為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蓉;;從順應論看中國宋詞《虞美人》譯文比較[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陳彥;;從“剩女”看網(wǎng)絡流行語的翻譯[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3 熊輝;;簡論郭沫若的“風韻譯”觀念及其歷史意義——兼論20世紀中國翻譯標準理論的演進[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易明華;;翻譯中的意圖觀[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劉倩;;力求唯真求實——淺談翻譯中的“還原”問題回譯[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陳晶;;從文化角度淺談英語外來語的漢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惠萍;;淺談英語習語漢譯技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何艷;;TEM8英譯漢翻譯測試受試答題過程內(nèi)省法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魏娉婷;席曉青;;論漢語歇后語的英譯策略[A];2005年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湖北專集)[C];2005年

10 呂曉;胡惠君;;科技期刊的英文編譯工作[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強;文學譯介與中國文學“走向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喬翔;漢英形修名結構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劉桂蘭;論重譯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王萍;英漢短語結構受限搭配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鄭燕平;論全球背景下語篇翻譯的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田小勇;文學翻譯模糊取向之數(shù)字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8 侯國金;語用標記等效原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9 宋海云;論中國文化意象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李磊榮;論民族文化的可譯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焦晴;從順應論角度看雙關廣告語的翻譯[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楊巧蕊;唐詩英譯翻譯批評現(xiàn)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陸子晉;論文學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沈純潔;論文化的可譯性《紅樓夢》專有名詞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周良謙;陪同口譯中文化差異引起的交流障礙及應對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張一帆;從功能對等理論看中西翻譯思維差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雷宇;“美即是真,,真即是美”[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劉洋;意象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圍城》幽默英譯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瑜華;《國際商事合同通則2004》漢譯本評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劉彬;海洋科技領域的口譯及其譯員素質(zhì)的培養(yǎng)[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杲p

本文編號:14295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4295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cf8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