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明代朝鮮朝使臣送別詩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6 01:04

  本文關(guān)鍵詞:明代朝鮮朝使臣送別詩歌研究 出處:《魯東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送別詩 朝天錄 情感主題 比較研究


【摘要】:送別是文人墨客吟詠不絕的詩歌主題,即使語言、文化相差很遠的兩個國家,離別之情的抒發(fā)也具有許多共同之處。《朝天錄》記錄了明代朝鮮使臣出使中國的沿途記聞,在他們筆下我們了解到了朝鮮朝使臣眼中的中國形象。出使過程中他們別樣的體驗,也讓我們了解了中朝兩國建立在“尊明事大”思想上的情感交往,他們的送別詩就是在這獨特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本文以《朝天錄》送別詩為研究對象,對《朝天錄》送別詩采取綜合分析的方法,分類整理研究,并與中國古代送別詩進行比較,按照以下章節(jié)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為朝天行以及《朝天錄》概說。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朝天錄》產(chǎn)生的背景。主要探討明代時期,中朝交往的相關(guān)政策,朝鮮朝使臣出使中國的相關(guān)情況;二關(guān)于《朝天錄》所記載內(nèi)容的基本介紹,對《朝天錄》相關(guān)常識進行介紹。 第二部分為《朝天錄》送別詩分類研究。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根據(jù)送別對象對朝鮮朝使臣送別詩進行分類,闡述朝鮮朝使臣贈予同僚、中國文人、官員以及他國使臣的送別詩;二闡述鮮朝使臣與中國文人、朝鮮朝使臣與他國使臣有關(guān)送別主題的唱和。 第三部分為本文的主體本分,這一部分著重從情感主題方面,比較朝鮮朝使臣送別詩與中國古代送別詩的異同。涉及三方面的問題,一分別介紹中國古代送別詩、朝鮮朝使臣送別詩的情感主題主要有哪些;二是將朝鮮朝使臣送別詩與中國古代送別詩進行比較,介紹兩國情感主題的異同;三介紹由于朝鮮朝使臣送別詩產(chǎn)生的獨特背景,,送別詩所具有的獨特的情感主題。 第四部分從意象運用方面,比較朝鮮朝使臣送別詩與中國古代送別詩的異同。涉及三方面的問題:一分別介紹中國古代送別詩、朝鮮朝使臣送別詩主要運用了哪些詩歌意象;二將朝鮮朝使臣送別詩與中國古代送別詩進行比較,介紹兩國送別詩意象手法運用的異同以及朝鮮朝使臣送別詩對于中國古代送別詩的借鑒與學習;三介紹由于朝鮮朝使臣送別詩產(chǎn)生的獨特背景,其送別詩意象運用的獨到之處。 第五部分從藝術(shù)手法方面比較朝鮮朝使臣送別詩與中國古代送別詩的異同。主要涉及兩方面:一分別介紹中國古代送別詩、朝鮮朝使臣送別詩的藝術(shù)手法;二介紹朝鮮朝使臣送別詩對于中國古代送別詩有關(guān)藝術(shù)手法運用的借鑒,以及朝鮮朝使臣送別詩藝術(shù)手法運用的獨到之處。 《朝天錄》是朝鮮朝使臣在中國出使過程中的作品集,它記錄了朝鮮朝使臣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是研究中朝關(guān)系極為重要的資料。送別詩是他們贈予自己同僚、中國知己好友、中國官員、他國使臣的作品,比較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情感體驗,也反映了其當時的處境,將中國古代送別詩與朝鮮朝使臣送別詩進行比較,可以從中了解中國與朝鮮朝文化交往狀況,中國古代送別詩對于朝鮮朝使臣送別詩創(chuàng)作的影響,以及朝鮮朝使臣送別詩的獨到之處,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研究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魯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106.2;I0-0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英武,郝淑媛;古代中韓文化交流探析[J];東北亞論壇;2005年05期

2 吳蓮姬;明清時期中韓文化交流概況[J];當代韓國;2002年03期

3 孫衛(wèi)國;《朝天錄》與《燕行錄》──朝鮮使臣的中國使行紀錄[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01期

4 許智銀;;唐代送別詩的自然意象[J];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5 陳婉嫻;;盛唐送別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J];廣東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6 韓梅;;韓國古代文人眼中的中國——以《朝天記》、《朝京日錄》、《入沈記》為中心[J];東岳論叢;2010年09期

7 王琳;;古代朝鮮的漢詩與中國古典詩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張蓮花;中國文學與朝鮮文學的源與流——讀《朝鮮文學的發(fā)展與中國文學》[J];東疆學刊;2001年02期

9 任曉麗,梁利;朝鮮古典文學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高艷林;明代中朝使臣往來研究[J];南開學報;2005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喜濤;封貢關(guān)系視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昕;“朝天錄”中的明代中國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琴;從中韓外來詞來看兩國文化相互之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左英英;中晚唐送別詩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3 金艷花;朝鮮漢詩詩體演變論考[D];延邊大學;2005年

4 伍愛鳳;中日古代送別詩比較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李玉華;文化外交與中韓關(guān)系中的文化因素[D];暨南大學;2006年

6 王鴻軍;明代漢籍流入朝鮮李朝及其影響[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7 陳先濤;魏晉南北朝送別詩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怡;李白送別詩的藝術(shù)特色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田蕊;唐代離別詩的意象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10 王克科;李廷龜庚申使明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351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3351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d63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