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抒情唐詩英譯的象似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6 04:17
本文關(guān)鍵詞:風景抒情唐詩英譯的象似性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風景抒情詩 映像象似性 擬象象似性 隱喻象似性
【摘要】:象似性,即關(guān)于語言本質(zhì)問題的理據(jù)性,是哲學、符號學以及認知語言學領(lǐng)域的學者研究和探討的重要理論(王寅,2007)。尤其在認知語言學中,象似性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涵義。 認知語言學家皮爾斯(1940)、蘭蓋克(1990)和王寅(2007)用象似性解釋了語言形式與人類的認知、經(jīng)驗、概念等因素之間的映照關(guān)系,以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之間的對應(yīng)性象似關(guān)系。他們認為語言形式無論是在語音、詞形、還是句法上,都與客觀世界、人的體驗經(jīng)驗、認知特性、概念結(jié)構(gòu)、表達意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且這種聯(lián)系是有理據(jù)可尋的,并不是被任意創(chuàng)造出來的(趙艷芳,2001)。象似性觀點對傳統(tǒng)的語言符號任意性觀點提出了質(zhì)疑和挑戰(zhàn),動搖了以索緒爾為代表的語言符號任意說在語言學界的權(quán)威地位。同時,象似性在英語詞匯教學、修辭和文體特征、英漢語言對比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本文以多首典型的風景抒情唐詩及其英譯本為例,利用皮爾斯提出的象似性原則,即映像象似性、擬象象似性、隱喻象似性,,對風景抒情唐詩及其英譯本中的象似性進行比較分析,試圖研究象似性原則在風景抒情唐詩英譯中的解釋力和影響力,希望為唐詩鑒賞、唐詩翻譯增添新的視角和啟示。 大量例證分析表明象似性不僅存在于風景抒情唐詩中,且其英譯本的語言形式在詞語選擇、排列、組合上與原詩表達的意義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象似性關(guān)系。由于唐詩英譯涉及兩種語言和兩種文化的轉(zhuǎn)換,這必然會使象似性在英譯本中被濾減或突顯,致使其偏離或接近原詩的象似性。這給唐詩準確理解和翻譯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315.9;I0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衛(wèi)中;象似性與“形神皆似”翻譯[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2 廖華英,魯強;語言心理的象似性[J];煙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周紅;漢語象似性研究述評[J];濱州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劉世英,曹華;詞序象似性、對稱與不對稱[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李瑾;象似性和語篇的銜接與連貫[J];綏化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楊為;劉汝榮;;從連貫看敘事語篇的象似性[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張U
本文編號:1257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25732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