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東仁和滕固的唯美主義傾向作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11-07 08:33
本文關鍵詞:金東仁和滕固的唯美主義傾向作品比較
【摘要】:思潮迭起,百家爭鳴,是19世紀西方文藝界的特征之一,唯美主義就是這澎湃思潮中的一朵浪花,百家中的一家。唯美主義文藝思潮興盛于19世紀中后葉,尤以英法為最。它作為一種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文藝思潮,打著“為了藝術而藝術”的旗號,強調(diào)個性解放。 隨著唯美主義體系的日漸完善,唯美主義理論和文學作品在20世紀初紛紛被譯介到了中韓兩國,被兩國文人學習、效仿,在兩國文壇上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唯美主義文學作品和評論。20世紀初到30年代,在約30年的時間里唯美主義雖然不是當時兩國的主流文學,但是是當時兩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唯美主義文學也不是反動政府官辦的或向官方湊趣的文學,同時也不是粗制濫造、專事牟利的商品文學,對當時兩國文壇的變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金東仁和滕固作為兩國現(xiàn)代文壇上的唯美主義創(chuàng)作代表作家,他們有著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兩人都在20世紀20年代留學日本,在日本接觸到了唯美主義思潮,深受日本唯美主義傾向作家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佐藤春夫等的影響,先后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唯美主義作品,對唯美主義的理解以及作品中主人公的刻畫、主題意識也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涉及對兩位作家作品比較研究,因此,本文選擇了金東仁的《船歌》、《狂畫師》、《狂炎奏鳴曲》和滕固的《壁畫》、《迷宮》、《十字街頭的雕刻美》進行了對比。但是唯美主義本身內(nèi)涵比較復雜,兩人對這一藝術流派的理解與主張也有自己獨有的見解,創(chuàng)作的唯美主義作品也有很多的不同。 本文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紹這篇文章的構成、目的、研究史、方法、意義;第二部分陳述了金東仁和滕固唯美主義觀;第三部分從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和作品藝術構造兩方面重點進行了比較;第四部分為結論部分,總結梳理文章脈絡,并且指出唯美主義發(fā)展的局限性。本文通過對兩位作家的唯美主義傾向作品的比較,了解20世紀初中韓兩國唯美主義的發(fā)展過程,從客觀、多方面的角度重新評價了唯美主義,并指出兩位作家在唯美主義創(chuàng)作上的局限性,為中韓兩國文壇重新評價、認識唯美主義給予一定的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106;I0-0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顧梅瓏;;頹廢主義與審美現(xiàn)代性[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8年09期
2 丁增武;;唯美—頹廢主義在現(xiàn)代文壇的接受——以《銀杏之果》與《沉淪》為對象的比較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陳樹萍;滕固小說論[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4 郭莉芝;;論滕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唯美主義傾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11期
5 施軍,曾一果;滕固與唯美主義[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6 程正宇;;早期獅吼社的生死愛欲——滕固小說的都市文化特征研究[J];賀州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彭宏;滕固,一個不應忽略的獨特存在[J];孝感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金震海;20世紀初韓·中留日作家作品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夏麗華;唯美—頹廢潮流中的另類[D];河南大學;2007年
2 權愛丹;郁達夫和金東仁短篇小說之比較[D];延邊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51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15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