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學理論論文 >

中國古典美學之“游”性體驗的生態(tài)意蘊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05:26

  本文關鍵詞:中國古典美學之“游”性體驗的生態(tài)意蘊


  更多相關文章: “游”性體驗 生態(tài)意蘊 自然解放 自由


【摘要】:“游”作為一種生命體驗方式貫穿于中國古典美學之中,它既是一個文字、詞語,又是一個概念;既是一種活動狀態(tài),更作為一種生命動勢和審美的節(jié)律呈現(xiàn),體現(xiàn)著中國古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坝巍倍嗑S存在于文化構成的各個領域,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神的主要特質。儒家的“游”論主張積極入世,以“游”為手段,實現(xiàn)人格的完善和人生的理想。道家之“游”是超越世俗的,莊子強調適意、自由的生存方式。禪宗之游是隨緣自在、任性逍遙的。六朝之游的最大特點表現(xiàn)為自覺,其中包括游覽的自覺和山水意識的自覺。 中國古典美學之“游”是一種審美體驗方式,其體驗性不僅看重身體之游,注重身體的所見所聞所觸,而且意在將其升華為精神上的所思所想。莊子的“觀魚”之游實現(xiàn)了“游境”中身心的合一,也完成了“游”性體驗中的身心互融。劉勰的“神與物游”說將“游”變幻自如、超脫自在的本質特點融匯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郭熙的“四可”之游意在尋求身心的居所和詩意地棲居。徐霞客的“求真”之游探求真山水,追求真性情,它將真與美合一。鄭板橋的“天井”之游,是身心的超越和回歸。 “游”性體驗意在擺脫現(xiàn)實的束縛、掙脫欲望的枷鎖,獲得自然與人的雙重解放,同時也是生態(tài)意義上的解放!坝巍绷η笏茉煲环N感性與理性結合,身心有機,人與自然萬物共生且和諧自由的理想人格,這也可以稱為是生態(tài)人格!坝巍毙泽w驗中所流露出的生態(tài)愛意關懷拓展了“游”的內涵,豐富了游者的身心體驗,將其提高到大愛的境界。 “游”性體驗富含的生態(tài)意蘊貫穿于中國傳統(tǒng)文學藝術及審美體驗之中。詩歌中的游仙詩和山水詩是以節(jié)奏韻律記錄“游”性體驗的藝術,它使“游”性體驗具體形象化、審美化。山水游記以紀行、寫景、抒情和說理為主要內容,意在尋求人與自然間自由和諧之統(tǒng)一,是身體之“游”與精神之“游”的有機結合。中國古代山水畫是以平面藝術形式表現(xiàn)山水景觀空間分布格局,講求意境美,這實際也是以線條、墨色、構圖等記錄“游”性體驗的空間藝術。
【關鍵詞】: “游”性體驗 生態(tài)意蘊 自然解放 自由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I0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0
  • 一、研究意義6-7
  •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7-10
  • 第一章 “游”的發(fā)生考辯10-11
  • 第二章 “游”的多維探究11-18
  • 一、儒家之“游”11-12
  • 二、道家之“游”12-14
  • 三、禪宗之“游”14-15
  • 四、六朝的自覺之游15-18
  • 第三章 身心參與之“游”的審美體驗18-28
  • 一、莊子的“觀魚”之游18-19
  • 二、劉勰的“神與物游”19-21
  • 三、郭熙的“四可”之游21-23
  • 四、徐霞客的“求真”之游23-25
  • 五、鄭板橋的“天井”之游25-28
  • 第四章 “游”性體驗的生態(tài)意蘊28-36
  • 一、“游”性體驗與生態(tài)整體觀28-29
  • 二、“游”性體驗與生態(tài)解放意識29-31
  • 三、“游”性體驗與生態(tài)人格塑造31-33
  • 四、“游”性體驗與生態(tài)愛意關懷33-36
  • 第五章 “游”性體驗與藝術的生態(tài)之維36-45
  • 一、詩歌中的“游”性體驗36-39
  • 二、山水游記與“游”性體驗39-42
  • 三、山水畫與“游”性體驗42-45
  • 結語45-46
  • 參考文獻46-49
  • 致謝49-50
  •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50-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巧慧;趙俊功;;中國哲學中的后現(xiàn)代生態(tài)意蘊[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年04期

2 郭茂全;;新時期西部散文的生態(tài)意蘊[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3 陳涵平;;比德說的生態(tài)意蘊[J];學術研究;2012年09期

4 鄭志國;;淺談“猴王出世”的生態(tài)意蘊[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5 田皓;;持守 凝思 希冀——長篇寓言體小說《幻變》的生態(tài)意蘊[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4年10期

6 周清葉;;石舒清作品的生態(tài)意蘊[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7 王曉燕;;《狐貍與孩子》的生態(tài)意蘊闡釋[J];電影文學;2011年24期

8 張雷宇;;唐宋山水詞中的生態(tài)意蘊[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9 逯陽;;《蟈蟈與蛐蛐》的生態(tài)意蘊解讀[J];芒種;2013年20期

10 侯明勇;何征;;自然生態(tài)意蘊在農特產品包裝中的藝術呈現(xiàn)[J];包裝世界;201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旭;哲學歷程中的生態(tài)思想軌跡—從笛卡爾到懷特海[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元晉秋;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意蘊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3 李業(yè)超;當代災難片的生態(tài)意蘊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艷梅;《老子》生態(tài)意蘊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孫姣姣;中國古典美學之“游”性體驗的生態(tài)意蘊[D];山東理工大學;2013年

6 鄭志國;《西游記》生態(tài)意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1348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1348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d21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