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衣五色象元氣——唐代宮廷樂舞《上元樂》中的道教元素
本文關鍵詞:云衣五色象元氣——唐代宮廷樂舞《上元樂》中的道教元素
更多相關文章: 上元 宮廷樂舞 道教典籍 唐代 產生背景 功能轉化 道教教義 美學信息 高峰時期 文化因素
【摘要】:正今天已無法全然了解唐代三大雅樂舞的樂律與舞容,但通過對《上元樂》產生背景、功能轉化和樂舞節(jié)次的分析,依然可以洞見其所負載的道教教義、宗教哲學和美學信息。唐代是中國古代宮廷樂舞發(fā)展的高峰時期,不僅具有嚴整的雅樂祭祀樂舞,而且構建了完備的燕樂體系,其樂舞構建接納和借鑒了大量的佛、道文化因素,如《菩薩蠻》、《上元樂》、《紫極舞》等。關于道教對唐朝宮廷樂舞的影響,學界大多把注意力集中于對《霓裳羽衣舞》的討論,而對《上元樂》等樂舞則涉及較少。其實,作為唐代著名的三大樂舞之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
【關鍵詞】: 上元 宮廷樂舞 道教典籍 唐代 產生背景 功能轉化 道教教義 美學信息 高峰時期 文化因素
【分類號】:J709.2;B958
【正文快照】: 今天已無法全然了解唐代三大雅樂舞的樂律與舞容,但通過對《上元樂》產生背景、功能轉化和樂舞節(jié)次的分析,依然可以洞見其所負載的道教教義、宗教哲學和美學信息。 唐代是中國古代宮廷樂舞發(fā)展的高峰時期,不僅具有嚴整的雅樂祭祀樂舞,而且構建了完備的燕樂體系,其樂舞構建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娟;;唐代宮廷樂舞淺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2 盡心;;唐代的詩歌與宮廷樂舞文化之四 唐代以擅長樂舞著名的后宮女性[J];黃河之聲;2007年02期
3 馮斗南;;箏[J];音樂世界;1983年05期
4 肖雨;唐代五臺山高僧對佛教音樂的貢獻[J];五臺山研究;2005年02期
5 王定勇;從敦煌佛曲看唐代禪宗的傳播[J];宗教學研究;2005年03期
6 薛蓮;;唐詩中的古箏印象[J];音樂天地;2008年06期
7 張婷婷;;淺談唐代三大胡舞[J];黃河之聲;2009年02期
8 魏冰;;唐代文人民歌創(chuàng)作與音樂的發(fā)展[J];南都學壇;2009年04期
9 劉洋;;唐代太常四部樂考[J];中國音樂學;2010年02期
10 許冰;;唐代箏曲初探[J];黃河之聲;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勇;宮廷樂舞在呼和浩特上演 蒙古汗廷音樂重見天日[N];內蒙古日報(漢);2010年
2 本報記者 李建偉;唐代“音樂活化石”重現(xiàn)風采[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3年
3 張琬麟;扮靚動作人生[N];中國服飾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賀勇;蒙古汗廷音樂重見天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5 樂聲;唐代的琵琶藝術[N];吉林日報;2002年
6 記者 王艷 徐楨 通訊員 江睿 大強;海州五大宮調躋身首批“國遺”[N];連云港日報;2006年
7 施珍華邋趙福仙 楊梅;南詔古樂的繼承與開發(fā)[N];大理日報(漢);2008年
8 ;多情三江水 好客合川人[N];中國文化報;2003年
9 蔣志祥;扭扭扭 東北大秧歌[N];吉林日報;2004年
10 王菡;田野采風切忌文化貴族心態(tài)[N];中國藝術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晶晶;北齊宮廷樂舞文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倪高峰;藝術經濟研究:唐代宮廷樂舞生產、消費的經濟基礎[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3 范曉敏;清代樂舞兩大類型的特點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黃玫瑰;唐代樂舞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雪;唐代樂舞《涼州》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6 吳婷;《樂府詩集》引用的音樂文獻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7 陸云;唐代吹奏樂詩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8 張瑞娟;唐代音樂中阮的嬗變軌跡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9 姜晨;清代山東地方志民俗音樂資料整理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10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308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63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