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相屬”的文化變遷與文化特質
本文關鍵詞:“以舞相屬”的文化變遷與文化特質,,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華民族先輩在社交禮儀的文化活動中,早已植入"雅"與"禮"的審美意識,然禮教式審美之文化心態(tài)也抑制了我國古代藝術文化之生成。在反觀以舞相屬之歷史命運、觀其審美禮儀之變遷軌跡后,應正確思辨東方藝術之文化禮儀。
【作者單位】: 湖北文理學院;
【關鍵詞】: 以舞相屬 中國古代文化 文化特質 審美禮儀
【基金】: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類研究項目(批號:2010q12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批號:09YJA76003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709.2;K892.9
【正文快照】: 西方是藝術文化的殿堂,華爾茲、恰恰等西方文化曾風靡于歐洲美洲以至于世界各地,明清時期被逐漸引入中國。這種在西方稱為傳統(tǒng)社交禮儀的藝術,生在民間,成長于宮廷,鼎盛在藝術的舞臺,通過歷史的文化的沉淀與嫁接,也逐漸被中國乃至東方其他國家所接受。然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生貴;;甘南藏族民間歌唱藝術的文化特質[J];文藝爭鳴;2010年16期
2 周顯寶;戲曲·文學·音樂——文化特質構成——對青陽腔進行文化人類學的個案解析[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姬群;;修身治世——近代音樂教育思想的文化特質[J];中國音樂學;2006年02期
4 劉麗英;郭魯川;;從文化的多維視角透視聶耳及聶耳音樂[J];民族藝術研究;2010年04期
5 趙琳;;廣西少數民族民間歌曲的文化特質透視[J];學術論壇;2010年09期
6 蘇韶芬;;桂林儺舞的文化特質芻議[J];民族藝術;1992年01期
7 呼和;;淺談蒙古族舞蹈語匯的文化特質[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溫丹妮;;從客家山歌看客家源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9 陳德琥;;從燈歌意象看花鼓燈藝術的文化特質[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年11期
10 羅時東;章小淮;;浪漫主義時期歐洲音樂的文化特質[J];音樂探索;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鄒光宇;;民族音樂元素的情緒維度與梯度初探[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范子燁;;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音樂意象——關于中國古代音樂與詩歌之關系的一項研究[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段盛斌;花開時節(jié)又逢“軍”[N];文藝報;2008年
2 云林;千年編鐘奏響羊城[N];音樂周報;2006年
3 記者 陳熹、通訊員 嚴曙光;我省編鐘民樂羊城首演[N];湖北日報;2006年
4 記者 陳熹、通訊員 嚴曙光;編鐘將奏響新年音樂會[N];湖北日報;2006年
5 陳彬斌;古老民間藝術鍛造湛江新農村[N];中國文化報;2005年
6 黃中駿;以詩化的舞蹈語言展示地域文化神韻[N];中國藝術報;2007年
7 李彥伶;秦腔吼起來[N];各界導報;2008年
8 記者 王笑笑;奧運會頒獎儀式音樂“金聲玉振”[N];北京日報;2008年
9 馬紓;民歌的勝利與失落[N];中國審計報;2004年
10 黃筱娜;用產業(yè)手段經營文化[N];中國文化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陳新坤;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文化特質[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繆丹艷;中國古代民歌輯錄的事略綜論[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3 匡傳英;嶗山道教科儀音樂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英霞;小說《金瓶梅》的音樂史料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修敏;歷史記憶與時代特征:轉型期歌詞的文化闡釋[D];漳州師范學院;2012年
本文關鍵詞:“以舞相屬”的文化變遷與文化特質,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83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47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