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佛教樂舞“查瑪”宗教內涵及其表現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11-28 07:53
本文主要對查瑪樂舞的宗教內涵和表現特征進行了較系統(tǒng)論述。格魯派佛教寺院法事活動中的"查瑪"樂舞表演有明確的形象分工和宗教文化內涵。"查瑪"樂舞是寺院法事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宗教文化內涵和表現特征具有很強的共性特征,在施法表演過程中出場神祇的多少與寺廟規(guī)模有直接關系而有多寡之別,從十幾個、幾十個到上百個不等,從內容方面每個寺院的傳統(tǒng)和法事活動的需要,查瑪樂舞傳統(tǒng)也有一定的差異。查瑪樂舞表演的每個片斷中出現的神祇形象是以獨舞表演、雙人舞表演和群舞表演等不同形式展現施法或演繹過程。
【文章來源】: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48(01)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查瑪樂舞內涵
二、查瑪樂舞象征性特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藏傳佛教樂舞“羌姆”音樂考察[J]. 田聯(lián)韜. 中國音樂學. 2000(04)
本文編號:3524021
【文章來源】: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48(01)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查瑪樂舞內涵
二、查瑪樂舞象征性特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藏傳佛教樂舞“羌姆”音樂考察[J]. 田聯(lián)韜. 中國音樂學. 2000(04)
本文編號:35240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352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