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參與下的群眾狂歡——以幾個典型時期的群眾舞蹈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7-24 18:57
舞蹈這門藝術(shù)與人類社會共同產(chǎn)生共同發(fā)展,它深深地扎根于人們的文化生活,反映著人民大眾的精神面貌。本文選取唐代、新中國"十七年"和"文革"幾個時期的群眾舞蹈進行分析,旨在從文化的角度出發(fā)探索群眾舞蹈在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所表現(xiàn)的主題和內(nèi)容,它們有什么特點,發(fā)揮何種功能,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能夠?qū)ΜF(xiàn)在的群眾舞蹈發(fā)展能有一些微薄的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博覽. 2019,(1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同時期的文化背景下群眾舞蹈的主題表達
(一)唐代的群眾舞蹈——開放與包容
(二)新中國“十七年”——為表達政治主題服務的集體舞
(三)“文革”時期——“曇花一現(xiàn)”的忠字舞
二、群眾舞蹈進行文化參與的方式
(一)作為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將審美滿足轉(zhuǎn)化為意識形態(tài)的接受
三、群眾舞蹈進行文化參與的意義
(一)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建立新型社交網(wǎng)絡
(二)實現(xiàn)政策宣傳的功用目的
四、對當今群眾舞蹈的思考與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群眾舞蹈的文化功能和藝術(shù)編創(chuàng)[J]. 于平. 民族藝術(shù)研究. 2015(06)
[2]從《全唐詩》看唐代踏歌的舞曲、舞容和情境[J]. 楊名.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13(01)
[3]淺談群眾舞蹈的社會影響及作用[J]. 蘇草. 大眾文藝. 2010(19)
[4]論社會舞蹈的文化參與和精神審美功能[J]. 崔世瑩.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1993(01)
碩士論文
[1]建國早期中國大陸集體舞研究[D]. 張晶晶.上海師范大學 2009
[2]唐代樂舞初探[D]. 黃玫瑰.福建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01233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博覽. 2019,(16)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同時期的文化背景下群眾舞蹈的主題表達
(一)唐代的群眾舞蹈——開放與包容
(二)新中國“十七年”——為表達政治主題服務的集體舞
(三)“文革”時期——“曇花一現(xiàn)”的忠字舞
二、群眾舞蹈進行文化參與的方式
(一)作為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將審美滿足轉(zhuǎn)化為意識形態(tài)的接受
三、群眾舞蹈進行文化參與的意義
(一)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建立新型社交網(wǎng)絡
(二)實現(xiàn)政策宣傳的功用目的
四、對當今群眾舞蹈的思考與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群眾舞蹈的文化功能和藝術(shù)編創(chuàng)[J]. 于平. 民族藝術(shù)研究. 2015(06)
[2]從《全唐詩》看唐代踏歌的舞曲、舞容和情境[J]. 楊名.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13(01)
[3]淺談群眾舞蹈的社會影響及作用[J]. 蘇草. 大眾文藝. 2010(19)
[4]論社會舞蹈的文化參與和精神審美功能[J]. 崔世瑩.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1993(01)
碩士論文
[1]建國早期中國大陸集體舞研究[D]. 張晶晶.上海師范大學 2009
[2]唐代樂舞初探[D]. 黃玫瑰.福建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01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33012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