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氏物語》中的舞蹈描寫段落看唐代舞樂在日本的流傳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向開明,李寶祥;論中日舞蹈文化[J];東疆學刊;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瑞瑞;王廣華;;徐志摩筆下的英國形象[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2 李紅;張景華;;形象學視角下美國華裔文學的漢譯問題[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楊媛;;虛構與想象——論譚恩美《靈感女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0期
4 王均萍;;從《熱帶癲狂癥患者》看茨威格對西方主體性的建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8期
5 袁濤;;自塑形象——賽珍珠作品的美國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廖凱軍;;《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中的異域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張茹;;“形似”而“神非”的異國形象——淺析《人的狀況》里中國形象的建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8 馬艷艷;;綠蒂作品中的中國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吳佩謙;;郭沫若筆下的日本女性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3期
10 劉晨陽;;《紅樓夢》與《源氏物語》中的女性悲劇——基于作者以及女主人公紫姬與薛寶釵的相似性探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任小玫;;從自我與他者到主體間性:文學藝術批評的生態(tài)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記》為個案兼談我國當代生態(tài)文學發(fā)展之去向[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生態(tài)文明:環(huán)境、能源與社會進步”環(huán)境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邱暢;;中國形象在美國小說中的誤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3 陸克寒;;瞿秋白“蘇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構——《餓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新論[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三輯)[C];2009年
4 任小玫;;別求新聲于異邦 勿棄生態(tài)見記游——《徐霞客游記》的“主體間性”生態(tài)哲學思考初探[A];徐霞客研究(第19輯)[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舜立;自然審美: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杰;漢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闡釋[D];南開大學;2010年
3 黃偉;高樂待與中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崔英姬;中韓家族小說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李軍;想象性書寫與邊緣性閱讀[D];吉林大學;2011年
6 彭應,
本文編號:2587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58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