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舞的體認與超越——第四屆全國舞蹈比賽感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平;中國古典舞的體認與超越——第四屆全國舞蹈比賽感思[J];舞蹈;1999年01期
2 唐滿城;學而能思,思而能用[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3 于平;踏上地中海之靴的中國古典舞[J];舞蹈;2000年03期
4 胡偉;大雜燴: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癥結所在[J];藝術評論;2005年01期
5 韓瑾,龐丹;“桃李杯”賽后的思考[J];舞蹈;2001年01期
6 馮愛云;淺議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年03期
7 習英;從中國音樂體系看中國古典舞特征[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孫漢明;淺談中國古典舞基訓的中專教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9 李毓珊;從龍的圖騰看中國古典舞身法的動勢特征——中國古典舞身法探源之一[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87年01期
10 周仲元;對中國古典舞訓練體系的思索[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善芬;雷詠時;周繼和;曾德濤;;中國古典舞基本功“元寶跳”技術動作生物力學分析[A];第十四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陳良富;;圖式與解剖學課程的關系[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3 鄭玉潔;;提高地理信息的輸入效率的幾點做法[A];冶金地質(zhì)勘查技術文集[C];2003年
4 徐士紅;;對一例神經(jīng)性貪食癥患者進行舞蹈治療的體會[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穆蘭;;校園舞蹈——一股強勁的舞風[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6 金梅;朱軍;;特殊體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學[A];殘疾人體育研究——首屆全國殘疾人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選編[C];2004年
7 王映學;;論認知負荷理論視野中的課程教學設計[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楊昌國;;工具·藝術: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9 江怡;;康德的“圖式”概念及其在當代英美哲學中的演變——紀念康德逝世二百周年[A];康德哲學及其現(xiàn)代意義——紀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張曉龍;陳英和;;圖式激活理論的初步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平;論題的性質(zhì)與論說的意識[N];中國藝術報;2007年
2 王克芬;讀《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創(chuàng)建史》有感[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3 于平;論題的性質(zhì)與論說的意識[N];中國文化報;2007年
4 本報實習記者 王立元;《木蘭》:創(chuàng)新演繹中國古典舞[N];中國文化報;2010年
5 薛偉;傳承創(chuàng)新陶冶心靈[N];安徽日報;2005年
6 卿青;起舞婆娑叩問生命[N];北京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魯娜;看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魅力[N];中國文化報;2010年
8 李林;唐滿城與中國古典舞[N];光明日報;2005年
9 孫茜;高端對話 學科互動 共探中國古典舞發(fā)展之途[N];中國藝術報;2007年
10 張鼎;中國古典舞追求什么[N];中國藝術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立娟;論改造主觀世界[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2 周紅;現(xiàn)代漢語致使范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鄭永樂;先秦兩漢魏晉六朝舞蹈文學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4年
4 江東;中國古典舞發(fā)展歷程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5 林若熹;線意志[D];暨南大學;2002年
6 樸永光;四川涼山彝族傳統(tǒng)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7 馮雙白;青海藏傳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間祭禮舞蹈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8 劉業(yè)進;分工、交易和經(jīng)濟秩序[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鄭春泉;十五世紀哥特式繪畫風格對意大利繪畫影響的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10 陳雪梅;中學向量課程與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黎雪;論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的審美、訓練與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藝錕;改革開放30年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的演變[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彭嬋;中國古典舞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丁健勇;探究中國古典舞發(fā)展之路[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5 周雅瓊;當代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表達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6 仝娟;論中國古典舞對古代女樂舞蹈的傳承與發(fā)展[D];河南大學;2012年
7 成寧然;文化背景知識對高中英語閱讀的影響[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8 范晶晶;中國古典舞教學劇目創(chuàng)作趨勢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車華忠;傳統(tǒng)青花對現(xiàn)代青花創(chuàng)作的影響[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7年
10 張士東;圖式對英語學習者理解力的影響及對閱讀教學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5762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57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