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舞蹈在電影中的運用及其功能
本文選題:舞蹈 + 電影; 參考:《電影文學》2013年18期
【摘要】:現(xiàn)代電影的表達效果相對于傳統(tǒng)的舞蹈藝術(shù)而言,其單位信息傳遞量要遠遠大于后者。舞蹈電影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是在100分鐘左右,這就使得在"元舞蹈"的選擇上具有很大的傾向性和目標性。舞段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舞蹈電影的快速發(fā)展。本文以奧斯卡年度最佳影片《黑天鵝》為研究對象,對電影中舞段的選擇傾向和功能予以具體解析,探索了舞段在舞蹈電影中的選擇以及舞段選擇對電影的促進作用。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ance art, the expression effect of modern film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Dance movies have some limitations, usually about 100 minutes, which makes the choice of "meta-dance" has a great tendency and goal. The use of dance segment to a large extent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ance films. Taking Black Swan, the best film of the Osca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lection tendency and function of the dance segment in the film, and explores the choice of the dance segment in the dance film as well a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segment selection on the film.
【作者單位】: 九江職業(yè)大學藝術(shù)學院;
【分類號】:J905;J70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環(huán);;淺談舞蹈表演中舞蹈動作與表演的關(guān)系[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6期
2 鄭華;;論民族音樂在我國電影作品中的應(yīng)用[J];電影文學;2008年11期
3 高勤學;;論我國電影音樂的多元化體現(xiàn)[J];電影文學;2008年11期
4 崔月梅;;藝術(shù)人類學視域下的生命意識——以朝鮮族舞蹈為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03期
5 趙繼紅;;淺談舞蹈音樂創(chuàng)作中形象感知[J];作家;2008年1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夕如;;文化人類學視野中的水系意象——以《華夏集》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2 付潔;李有為;;論服裝設(shè)計中的模糊性表現(xiàn)[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3 孫海垠;閆宏;唐小恒;;異度空間的“運營”——架構(gòu)藝術(shù)管理與健康精神生態(tài)的思考[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任潔;張一;;3G時代下手機媒體中的數(shù)字影像藝術(shù)[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趙璽;嚴屏;高海燕;;包裝設(shè)計可持續(xù)性發(fā)展要素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陳文;苗鵬;;視覺藝術(shù)形象與文學藝術(shù)形象的差異[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李烙,
本文編號:2075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07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