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希望──廣西“五菱杯”民族舞蹈調(diào)演述評
本文選題:民族舞蹈 + 廣西 ; 參考:《舞蹈》1995年02期
【摘要】:崛起的希望──廣西“五菱杯”民族舞蹈調(diào)演述評金濤為了弘揚民族文化,,鼓勵創(chuàng)作,繁榮民族舞蹈藝術,廣西文化廳、廣西舞蹈家協(xié)會等聯(lián)合于1994年12月26日至29日在南寧舉辦了廣西“五菱杯”民族舞蹈調(diào)演。這次全省的舞蹈調(diào)演規(guī)模較大,參賽的17個單位500多...
[Abstract]:The hope for the rise of the Guangxi "Wuling Cup" National Dance performance commentary Jin Tao, in order to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culture, encourage the creation and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al dance art, Guangxi Cultural Department, Guangxi dancers Association and others jointly held the Guangxi Wuling Cup folk dance performance in Nanning from 26 to 29 December 1994. The province's dance performance scale is larger, the participation of 17 units more than 500.
【分類號】:J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景國;樂器、服飾和舞蹈的民族風格[J];民族藝術研究;1989年03期
2 韋娜;民族舞蹈與舞蹈精品[J];民族藝術;1994年01期
3 郭秦嶺;;略談文化轉(zhuǎn)型期民族舞蹈審美意識的變異性[J];作家;2009年14期
4 孫愛莉;;淺談民族民間舞蹈與情感表現(xiàn)[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12期
5 張夢緣;;芻議如何有效把握民族舞蹈風格要素[J];大眾文藝;2011年09期
6 王作舟;走民族舞蹈的創(chuàng)新之路——與《愛的足跡》部分創(chuàng)作人員對話[J];民族藝術研究;1989年01期
7 劉金吾;陳建華;;民族舞蹈與民族服裝[J];民族藝術;1989年04期
8 陳巧燕;翩躚起舞民族情——廣西民族舞蹈擷英[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4期
9 方圓;萬紫千紅總是春——述評第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藝會演中的民族舞蹈[J];舞蹈;2001年06期
10 穆培玲;民族舞蹈要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時代同步[J];民族藝術研究;200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聶乾先;;在悖論中前行——云南民族舞蹈的立足點和發(fā)展鏈[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研究論叢(第三輯)[C];2011年
2 熊芳;;淺談師范民間舞教學及示范[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王輝;;新疆維吾爾民間舞蹈的“動態(tài)元素”在兒童舞蹈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A];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2005年
4 李晨暉;;對大型綜藝晚會舞蹈的思考[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李其木格;麥麗素;賽音其木格;;《蒙古族傳統(tǒng)舞蹈教學實踐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7年9月——12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6 李其木格;;“蒙古舞傳統(tǒng)舞蹈實驗教學”終期實驗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7 鐘濤;;宋大曲以歌舞演故事探略[A];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研究——第一屆與第二屆“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黃玲麗;;淺談民間舞教學與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高[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9 謝迪;;畢節(jié)地區(qū)民間舞蹈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A];2005年烏蒙論壇論文集(二)[C];2005年
10 蘇年布德;潘萍;烏達巴拉;;“蒙古族傳統(tǒng)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于研究”階段性總結 2009年3月——5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茅慧;舞蹈:風光無限好[N];中國藝術報;2008年
2 劉千圣;首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jié)開幕[N];新疆日報(漢);2008年
3 李海超;首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jié)開幕[N];兵團日報(漢);2008年
4 丁超 彭慧媛;讓民族舞蹈王國再創(chuàng)輝煌[N];中國藝術報;2008年
5 胡卡妮邋謝強;李軍會見舞蹈界“多彩貴州行”采風團[N];貴州日報;2007年
6 張小蘭邋曲艷萍;首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jié)開幕[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王景志(作者系內(nèi)蒙古藝術研究所國家一級藝術評論);喜憂參半話舞蹈[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5年
8 彭寬;民族舞創(chuàng)作不能離開生活的土壤[N];中國藝術報;2007年
9 劉輝;絢麗六月 舞動新疆[N];中國藝術報;2008年
10 吳晶晶 周婷玉;刀美蘭代表:民族舞蹈要創(chuàng)新但也不能亂借鑒[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2 蕭君玲;中國舞蹈美學特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鄒之瑞;新中國芭蕾舞史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4 高仙玉;中國朝鮮族舞蹈與韓國民族舞蹈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明文軍;從民間自然形態(tài)走向科學化傳承之自覺[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6 楊潔;芭蕾舞劇《白毛女》與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7 羅丹陽;苗族古歌傳承的田野民族志[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莎莎;傣族孔雀舞的傳承與變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何佳;蒙古族舞蹈與內(nèi)蒙古“三少”民族舞蹈比較[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3 佟占文;布仁初古拉《寶迪嘎拉巴可汗》音樂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4 郭青;從少林功夫劇的成功推廣論及中國民族舞蹈應如何走向市場[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胡繼芳;古代華南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與社會生活[D];暨南大學;2002年
6 孫淼;白族“霸王鞭舞”調(diào)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7 劉中穎;古典芭蕾舞訓練方法與民族舞蹈的技術能力培養(yǎng)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趙璽;藏族民間舞蹈“堆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9 郝焰;校園舞蹈中注入鄉(xiāng)土民族舞蹈文化傳承的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0年
10 熊黎明;民族舞蹈藝術展演文本敘事性分析[D];云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213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202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