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yao》的舞蹈劇
本文選題:舞蹈劇場 + 蘩漪 ; 參考:《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本文通過作品《yao》三個維度的創(chuàng)作分析,深度切入挖掘作者創(chuàng)作手段背后的思考過程,形成這一過程的關鍵便是窺探出作品《yao》舞臺表達的現代性思維與整合。編導通過藝術學科之間的跨界融合,最終形成具有舞蹈劇場這一當下前瞻性的舞臺呈現方式,所有手段都為舞臺核心人物——"蘩漪"的形象傳達服務,通過三個藝術學科的融合,將舞蹈語言、話劇語言、戲曲語言進行有機關聯,最終形成一個舞臺視覺的統(tǒng)一整體,并且使得蘩漪這個人物內心情緒在多元化的舞臺塑造中,完成了具有劇場屬性、抽象符號感的審美與信息的舞臺呈現,將舞蹈劇場的創(chuàng)作前瞻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Abstract]:Through the creation analysis of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work < yao >, this paper deeply cuts into the thinking process behind the author's creative means, and the key to form this process is to explore the modernity think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stage expression of the work < yao >. Through the cross-border fusion of artistic disciplines, the choreographer finally forms the present, forward-looking way of presenting the stage, all of which serve the image of "Fanyi", the core figure of the stage Through the fusion of the three artistic disciplines, the dance language, the drama language and the opera language are organically linked to form a unified whole of stage vision, and make Fanyi the character's inner emotion in the pluralistic stage shaping. It completes the stage presentation of the aesthetic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atrical attribute, abstract symbol sense, and shows vividly and vividly the creation of dance theater.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分類號】:J7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藝苗;;皮娜·鮑什的“舞蹈劇場”[J];書城;2008年02期
2 劉曉真;;如詩的緩行——臺灣無垢舞蹈劇場的《醮》[J];舞蹈;2008年08期
3 慕羽;;中國現代舞者的“舞蹈劇場”意識初探[J];藝術評論;2012年02期
4 柳寧;;舞蹈劇場創(chuàng)作之體悟[J];藝術評論;2012年02期
5 李勇智;;淺析皮娜·鮑什的舞蹈劇場[J];大舞臺;2012年06期
6 張獻;張冰;;在地下的地下——張獻談組合嬲與新舞蹈劇場[J];現代中文學刊;2013年06期
7 斯宏亮;德國舞蹈劇場的“麥加”——記亨麗埃塔·霍恩及其?送璧笀F[J];舞蹈;2002年07期
8 許銳;;《神與狗》啟示錄——觀荷蘭舞蹈劇場二團演出[J];舞蹈;2010年08期
9 劉夢宸;;乘上舞蹈劇場這翅膀[J];藝術評論;2012年02期
10 殷羅畢;;作為侵略物的身體 2009越界舞蹈劇場之觀察[J];上海文化;2010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北京舞評人 卿青;“她是當代的經典”[N];北京日報;2007年
2 凌嘉穗;游走在“雙城”之間[N];文學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張婷;史晶歆:心無界,一直在路上[N];中國藝術報;2013年
4 安霞;美國紐約兩個著名現代舞機構將合并[N];中國藝術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彬;皮娜·鮑什“舞蹈劇場”劇場性美學分析[D];浙江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25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82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