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親親相隱”思想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4-01-31 00:27
在先秦儒家看來,"孝悌"思想具有強大的作用,在社會層面,可以擴展為"親親敬長",在政治領(lǐng)域又可以"移孝作忠"。"孝"道就是"天之經(jīng)"、"地之義"、"德之本",是普天之下所有道德存在及發(fā)揮作用的根本依據(jù)。而"親親相隱"思想即"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正是孝道這一天經(jīng)地義的根本原則的體現(xiàn)。在宗法社會之中"孝"道是維系人與人、人與社會的根本依據(jù),偷一只羊,雖然在道德和法律上說不過去,但畢竟罪不至死。然而兒子去告發(fā)父親的話,就破壞了維系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基礎(chǔ),從而導(dǎo)致整個社會價值體系的崩塌,百姓會感到無所適從。價值判斷的迷失和價值體系的崩塌對于社會來說,可不只是丟失一只羊那么簡單。本文通過系統(tǒng)梳理先秦儒家"孝悌"思想邏輯理路,揭示"親親相隱"思想的由來,進(jìn)而為當(dāng)今社會如何對待"親親相隱"之類的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思路。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先秦儒家“孝悌”文化與“親親相隱”
二、先秦儒家“孝悌”思想邏輯理路
1.“孝悌”思想是孔門仁學(xué)思想的根本
2.“孝悌”思想內(nèi)涵的擴大
3.“博愛”——孝悌思想的再擴大
4. 孝的最高目標(biāo)——實現(xiàn)王道
三、“親親相隱”
1.“親親相隱”詳解
2.“親親相隱”合理之處
3.“親親相隱”之弊端
四、“親親相隱”該何去何從
本文編號:389063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先秦儒家“孝悌”文化與“親親相隱”
二、先秦儒家“孝悌”思想邏輯理路
1.“孝悌”思想是孔門仁學(xué)思想的根本
2.“孝悌”思想內(nèi)涵的擴大
3.“博愛”——孝悌思想的再擴大
4. 孝的最高目標(biāo)——實現(xiàn)王道
三、“親親相隱”
1.“親親相隱”詳解
2.“親親相隱”合理之處
3.“親親相隱”之弊端
四、“親親相隱”該何去何從
本文編號:3890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8906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