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麟交響組曲《太谷秧歌》之音高語言研究
本文關鍵詞:王西麟交響組曲《太谷秧歌》之音高語言研究
【摘要】:王西麟是中國當代有代表性的交響樂作曲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以表現重大題材、體現社會責任感、揭示人性、表現悲劇性的交響曲而廣為人們知曉。而作為展現民俗風情、民間畫卷的交響組曲——《太谷秧歌》,則代表著他創(chuàng)作的另一風格。這部作品在音高語言的運用上,作曲家不僅汲取了民間曲調的音高元素,而且還大量使用了體現現代音響中不協和因素的音高構成。本文試圖對該作的音高語言進行研究,主要從橫向主題旋律中的音高語言和縱向多聲的音高結構這兩大方面入手,力圖通過分析深入了解作曲家是如何融技于情將音高語言的運用置于他的情感體驗之中、創(chuàng)作出既有民族化又有時代感的風俗組曲。
【作者單位】: 中國音樂學院;
【關鍵詞】: 王西麟 太谷秧歌 音高語言
【分類號】:J605
【正文快照】: 引言作曲家王西麟(1936-)祖籍山西稷山,生于河南開封,是中國當代有代表性的交響樂作曲家之一。他的創(chuàng)作以表現重大題材、體現社會責任感、揭示人性、表現悲劇性的交響曲而廣為人們知曉。而作為展現民俗風情、民間畫卷的交響組曲——《太谷秧歌》,則代表著他創(chuàng)作的另一風格。此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丹;;太谷秧歌發(fā)展簡述[J];黃河之聲;2014年11期
2 晁戴婧;;唱起秧歌真帶勁! 太谷秧歌京津新春大獻禮[J];廣播歌選;2011年02期
3 智聯忠;;太谷秧歌名稱考辨[J];廣播歌選;2011年02期
4 田繼英;;太谷秧歌中的商業(yè)題材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粟中;;十指春風[J];黃河之聲;2011年11期
6 李傳志,李鈞;晉商與太谷秧歌[J];滄桑;1996年03期
7 郭慧娟;;新時期地方文化的傳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以太谷秧歌為例[J];價值工程;2014年01期
8 梁雨;張振科;;太谷秧歌舞蹈元素探究[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9 智聯忠;;太谷秧歌的傳承現狀和對策[J];藝苑;2011年05期
10 粟中;;關于《山西太谷民歌28首》[J];黃河之聲;2012年2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智聯忠;太谷秧歌玩“交響”[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晉中市群藝館 閻卯麗;淺談地方小戲——太谷秧歌的傳承與發(fā)展[N];山西科技報;2011年
3 ;讓太谷秧歌綻放光華[N];晉中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楊智偉 實習生 曉風雪子;讓“太谷秧歌”唱響全國[N];發(fā)展導報;2011年
5 趙榮達;讀秧歌《換碗》想到的……[N];晉中日報;2012年
6 朱慧邋孫泰雁;太谷民間傳統文化山花爛漫[N];山西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王玉賓 申太明 本報通訊員 趙承斌;太谷秧歌要扭到臺灣去[N];山西日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胡紅梅 通訊員 范松榮 智建龍;太谷縣做實文化軟實力的硬功夫[N];發(fā)展導報;2011年
9 范松榮 智建龍;太谷縣做實文化“軟實力”的“硬功夫”[N];晉中日報;2011年
10 記者 方妍;太谷縣“非遺”保護工作見成效[N];晉中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陳娟;太谷秧歌曲調邏輯探究[D];山西大學;2008年
2 任曄;太谷秧歌的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3 郭慧娟;關于從太谷秧歌中提取舞蹈動作元素的探討[D];山西大學;2011年
4 程遠;《太谷秧歌交響組曲》技術解讀[D];西北民族大學;2013年
5 侯仲陶;太谷秧歌舞蹈動態(tài)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20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92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