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向元朝人口遷移中的音樂文化交流
本文關鍵詞:高麗向元朝人口遷移中的音樂文化交流
【摘要】:元朝時期,中國與高麗建立了有史以來最為特殊的"甥舅"外交關系,高麗名義上是元朝的附屬國,實則已經超越了正常的"朝貢"外交界限,進入了十分親密的往來階段。在這種特殊外交關系的驅動下,大量的高麗人口進入元朝居住,經歷了史無前例的長時期、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同時,人口遷移也成為兩國音樂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促成了歌曲、舞蹈、器樂等音樂形式的交流與傳播,并形成其獨特的交流特征。而在兩國音樂文化的大交流中也體現了元朝在對待異國、異族的音樂文化時所持有的開放、包容態(tài)度,這正是音樂大交流走向繁榮的重要前提。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關鍵詞】: 元朝 高麗 人口遷移 音樂文化交流 傳播
【分類號】:J609.1
【正文快照】: 由于地理上的親緣關系,早在漢光武帝時期(公元32年),“高句麗王遣使朝貢,始見稱王”,1中國便與朝鮮半島建立起平等的“朝貢”外交關系。但是到了中國元朝時期,兩國的關系發(fā)生了重大轉變,高麗名為元朝的附屬國,實則已經超越了正常的“朝貢”界限,進入了親密的“甥舅”2外交階段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紅梅;民族服飾文化傳承中的圖像記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鑒修;文化軟實力與黨的對外宣傳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3 毛德勝;蘇洵古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施虹;開放與展望—藝術品整合營銷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5 高山;大學學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袁金寶;當代中國武術社會影響力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卓么措;藏傳佛教藝術傳承中信息技術應用的價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莫fx;文化線路視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赫蘭國;遼金元時期的杜詩學[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靜;元代文人與戲曲傳播初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海準;《樂學軌范》唐部樂器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超慧;中日音樂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年02期
2 吳少靜,黃少枚;近代福建對外音樂文化交流的興盛[J];人民音樂;2005年06期
3 李未醉;蘇前忠;;加拿大華僑與音樂文化交流[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彭素琴;;明末清初的中西音樂文化交流[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年07期
5 弗朗索瓦·皮卡爾;賈抒冰;;明清時期中西音樂文化交流概況[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李媛;;淺談六朝音樂文化交流的影響及意義[J];黃河之聲;2007年11期
7 周耘;;真山美保與新制作座對中日音樂文化交流的貢獻——當代中日音樂文化交流研究之二[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高燕;;論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J];歌海;2009年04期
9 汪毓和;;建國初期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狀況[J];藝術評論;2009年10期
10 葉菲;;談新時期黑河地區(qū)與俄羅斯的音樂文化交流[J];藝術教育;2010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中國音樂學院 毛羽;再辟“絲綢之路”書寫中外文化交流新篇章[N];音樂周報;2010年
2 合恒;不要讓“絲竹”睡去[N];音樂周報;2000年
3 周景義;浙閩邊界特色文藝交流芻議[N];中國文化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媛;六朝音樂文化交流探微[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本文編號:746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74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