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聲”:“鄭聲淫”與“詩無邪”管窺
發(fā)布時間:2017-08-26 15:34
本文關鍵詞:《詩》≠“聲”:“鄭聲淫”與“詩無邪”管窺
更多相關文章: 音樂藝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詩經(jīng) 論語 孔子 藝術理論 詩無邪 鄭聲淫
【摘要】:孔子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孔子又云:"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論語·陽貨》),再云:"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論語·衛(wèi)靈公》)!对姟酚小多嶏L》,鄭風出鄭聲,前《鄭風》為"詩",后"鄭風"為俗,因《論語》中有孔子云《詩經(jīng)》"思無邪"與說為政"鄭聲淫"的判語,似有相悖之嫌,遂形成后世聚訟兩千余年的文化公案。竊以為《毛詩序》始作俑者,是人皆《鄭風》謂"鄭聲"之誤,即孔子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所云之"詩"與"聲"有別,"鄭詩"非"鄭聲",聲有淫而《詩》無邪。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音樂學院;
【關鍵詞】: 音樂藝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詩經(jīng) 論語 孔子 藝術理論 詩無邪 鄭聲淫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宮調(diào)學’理論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2YJA760039)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四書五經(jīng)(樂經(jīng)佚失剩五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影響巨大。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設立五經(jīng)博士,夯實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尊貴地位,使儒學上升到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高度!洞髮W》“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想模式應和了“家國同構”的現(xiàn)實設計,激勵了無數(shù)文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羽中;“鄭聲”蠡測[J];美與時代;2005年01期
2 王百靈;;戰(zhàn)國時期城市發(fā)展對鄭聲的推動作用[J];管子學刊;2011年04期
3 刁生虎;王曉萌;;“鄭聲”、“鄭聲淫”與“放鄭聲”[J];理論月刊;2013年07期
4 趙復泉;“鄭聲淫”辨[J];人民音樂;1984年07期
5 蔡仲德;;鄭聲的美學意義——鄭聲論之二[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6 杜道明;“鄭聲淫”臆說[J];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04期
7 孫向召;;“鄭聲”新論[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馮曉琴;;“鄭聲”考釋[J];黃河之聲;2009年24期
9 逯宏;商秀春;;鄭聲非民間音樂說[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楊宗紅;;孔子獨斥鄭聲緣由探析[J];理論月刊;2012年02期
,本文編號:7421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74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