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咕嚕山歌》的音樂特點與演唱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5-03 22:09
《咕嚕山歌》的原型為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記歌》,該曲調由布依族人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因歌詞中唱到"久不唱歌忘記歌"而得名。后經朱樹華整理記載、王燕妮重新編創(chuàng),在保留原來音樂素材基礎之上,在結尾處創(chuàng)作了一個全新的素材,使其音域變寬,原先單一的旋律也變得更加生動。經編創(chuàng)后的歌曲在保留傳統(tǒng)民歌本身的韻味、歌詞等特點基礎之上,進行發(fā)展、變化、創(chuàng)新,并融合鋼琴伴奏,使得整首歌曲充滿了歡快又淳樸的特性,詼諧生動的襯詞運用促使歌曲更加富有感染力,歌曲旋律和節(jié)奏詮釋了布依族音樂的特點。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咕嚕山歌》的原型———《久不唱歌忘記歌》
二、咕嚕山歌的音樂特點
(一)《咕嚕山歌》結構分析
(二)《咕嚕山歌》伴奏分析
三、《咕嚕山歌》的演唱分析
(一)歌詞中咬字與吐字
(二)歌曲中的曲調與節(jié)奏
(三)歌唱中情感的表達
本文編號:3807375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咕嚕山歌》的原型———《久不唱歌忘記歌》
二、咕嚕山歌的音樂特點
(一)《咕嚕山歌》結構分析
(二)《咕嚕山歌》伴奏分析
三、《咕嚕山歌》的演唱分析
(一)歌詞中咬字與吐字
(二)歌曲中的曲調與節(jié)奏
(三)歌唱中情感的表達
本文編號:3807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80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