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合唱思維中和聲與均衡的相互關系及其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9-16 23:54
和聲的組織作用與均衡的平衡作用的相互關系及其有機結合,構成了合唱音樂再現(xiàn)時一度創(chuàng)作與二度創(chuàng)作在音樂的立體性與時間性上所共同追求的音響效果。文章探討了和聲與均衡的相互關系及其有機結合,通過構建"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歸納其規(guī)律:和聲是合唱藝術中各聲部關系的組織者,均衡是各聲部在音量和音色相互關系的平衡者,和聲是均衡的基礎,均衡是和聲的音響體現(xiàn),和聲在均衡的作用下塑造了表達合唱作品內容的音響,它們的有機結合構成合唱作品再現(xiàn)時表現(xiàn)作品內涵、塑造音樂形象的重要因素。
【文章來源】:惠州學院學報. 2020,40(05)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
在譜例4中,男低音擔任和弦基礎音聲部,呈現(xiàn)出較強的旋律性,在不損害主旋律的情況下,加強該聲部的音量讓它托起整個和弦,達到了表現(xiàn)作品風格的要求。其“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如圖2:由圖2可見,底座大,低音渾厚,兩個內聲部也屬于和聲性聲部并以自然發(fā)聲狀態(tài)相互結合,以小于外聲部的音量支持兩個外聲部的旋律表現(xiàn),兩個外聲部音量均等,這樣的均衡設計使音響整體渾厚而充滿青春的氣息。
三是男高音和男低音兩個聲部共同擔任和聲性聲部,烘托主旋律,在音量與音色上不要超出主旋律,以相仿的音量與音色進行烘托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如圖3:譜例6:孟大鵬東北民歌《搖籃曲》(18-25小節(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現(xiàn)代指揮家”[J]. 伊莉莎白A.H.格林,楊又青.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08(04)
[2]彩色的花瓣 繽紛的畫卷 聽“瞿希賢合唱作品音樂會”有感[J]. 梁茂春. 人民音樂. 1987(05)
本文編號:3397529
【文章來源】:惠州學院學報. 2020,40(05)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
在譜例4中,男低音擔任和弦基礎音聲部,呈現(xiàn)出較強的旋律性,在不損害主旋律的情況下,加強該聲部的音量讓它托起整個和弦,達到了表現(xiàn)作品風格的要求。其“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如圖2:由圖2可見,底座大,低音渾厚,兩個內聲部也屬于和聲性聲部并以自然發(fā)聲狀態(tài)相互結合,以小于外聲部的音量支持兩個外聲部的旋律表現(xiàn),兩個外聲部音量均等,這樣的均衡設計使音響整體渾厚而充滿青春的氣息。
三是男高音和男低音兩個聲部共同擔任和聲性聲部,烘托主旋律,在音量與音色上不要超出主旋律,以相仿的音量與音色進行烘托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和聲—均衡音響效果圖”如圖3:譜例6:孟大鵬東北民歌《搖籃曲》(18-25小節(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關于“現(xiàn)代指揮家”[J]. 伊莉莎白A.H.格林,楊又青.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 2008(04)
[2]彩色的花瓣 繽紛的畫卷 聽“瞿希賢合唱作品音樂會”有感[J]. 梁茂春. 人民音樂. 1987(05)
本文編號:33975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39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