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豪斯《十九世紀音樂》里的樂類書寫
發(fā)布時間:2021-09-16 22:11
達爾豪斯的《十九世紀音樂》是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音樂史書之一。傳統(tǒng)中,對于該書的分析多半將其作為同一作者《音樂史基礎》(亦譯作《音樂史學原理》)中"結構史"的實際范例。由于達爾豪斯曾在后者明確質疑"樂類史"的缺陷,導致某些讀者甚至誤認達爾豪斯反對"樂類"思考。這不僅忽視了《音樂史基礎》論述的理想化傾向,也過度簡化了實際書寫音樂史時的難度。文章檢視《十九世紀音樂》里的"樂類"概念,從中可以看到其不僅用于指涉具有特定特征的作品群體,19世紀中的"樂類"概念本身,亦經(jīng)歷了一個從疆界分明到崩解的過程。因此,在《十九世紀音樂》一書中,"樂類"不僅作為一個方法,它亦是19世紀音樂中所應討論的對象。
【文章來源】: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8,(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音樂史學中的觀念史研究及其方法——以達爾豪斯的19世紀音樂史研究為例[J]. 劉丹霓.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6(01)
[2]音樂史多維視角的有機聯(lián)系——以《19世紀音樂》為例看卡爾·達爾豪斯的歷史編纂學[J]. 劉丹霓. 中國音樂學. 2012(04)
[3]“系統(tǒng)就是歷史”——音樂結構史導論[J]. 劉經(jīng)樹.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9(02)
[4]“作品”、結構史、人的歷史——達爾豪斯的音樂史編纂學[J]. 劉經(jīng)樹. 音樂研究. 2007(02)
[5]音樂史寫作:藝術與歷史的調解——對達爾豪斯《音樂史學原理》的深度書評[J]. 楊燕迪.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7(01)
博士論文
[1]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D]. 劉丹霓.上海音樂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397383
【文章來源】: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8,(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音樂史學中的觀念史研究及其方法——以達爾豪斯的19世紀音樂史研究為例[J]. 劉丹霓.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16(01)
[2]音樂史多維視角的有機聯(lián)系——以《19世紀音樂》為例看卡爾·達爾豪斯的歷史編纂學[J]. 劉丹霓. 中國音樂學. 2012(04)
[3]“系統(tǒng)就是歷史”——音樂結構史導論[J]. 劉經(jīng)樹.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9(02)
[4]“作品”、結構史、人的歷史——達爾豪斯的音樂史編纂學[J]. 劉經(jīng)樹. 音樂研究. 2007(02)
[5]音樂史寫作:藝術與歷史的調解——對達爾豪斯《音樂史學原理》的深度書評[J]. 楊燕迪.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7(01)
博士論文
[1]達爾豪斯音樂史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D]. 劉丹霓.上海音樂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397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397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