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溪非物質文化遺產滾板山歌的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8-07 06:24
民歌是集勞動人民生活之精髓的主要體現(xiàn),滾板山歌是獨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歌。"滾板"一詞源自戲曲唱腔中無板無眼的散板說唱形式,極具納溪地方特色。滾板山歌是以連續(xù)的短句,"說""唱"結合的方式進行演唱。作為首批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滾板山歌是納溪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其中不少歌曲透露出川南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當?shù)氐娘L土人情。目前滾板山歌的傳承問題迫在眉睫。
【文章來源】:當代音樂. 2020,(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滾板山歌概述
二、滾板山歌的藝術特征
(一)調式特點
(二)歌詞特點
(三)節(jié)奏與節(jié)拍
三、滾板山歌中的比、興、借代手法
四、滾板山歌的演唱風格
五、滾板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
(一)滾板山歌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二)滾板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的措施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那溪那山唱滾板,今音今韻傳山歌——納溪滾板山歌探究[J]. 郭敘娟. 四川戲劇. 2019(04)
[2]淺論納溪民歌及其滾板山歌的藝術風格和演唱[J]. 鄒昌峻,張秀艷. 考試周刊. 2008(25)
本文編號:3327259
【文章來源】:當代音樂. 2020,(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滾板山歌概述
二、滾板山歌的藝術特征
(一)調式特點
(二)歌詞特點
(三)節(jié)奏與節(jié)拍
三、滾板山歌中的比、興、借代手法
四、滾板山歌的演唱風格
五、滾板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
(一)滾板山歌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二)滾板山歌的傳承與發(fā)展的措施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那溪那山唱滾板,今音今韻傳山歌——納溪滾板山歌探究[J]. 郭敘娟. 四川戲劇. 2019(04)
[2]淺論納溪民歌及其滾板山歌的藝術風格和演唱[J]. 鄒昌峻,張秀艷. 考試周刊. 2008(25)
本文編號:33272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32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