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生》和《黃河怨》悲劇性的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11:08
悲劇是表達人類情感,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一種藝術體裁。在聲樂藝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作方向!恫恍业娜松泛汀饵S河怨》是我國兩首優(yōu)秀的悲劇性聲樂作品!恫恍业娜松愤x自歌劇《傷逝》,是女主人公子君在歌劇中最后的詠嘆調(diào)!饵S河怨》選自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第六樂章,是一首女高音獨唱藝術歌曲。針對兩首作品的悲劇性,本文從歌曲的創(chuàng)作、音樂要素以及演唱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對比這兩首作品在悲劇性的表現(xiàn)和音樂處理上的異同,為今后演唱這兩首作品時能更貼合人物情感,表達悲劇情緒和達到演唱的悲劇效果提供了參考。也可以幫助我們在表現(xiàn)這兩首作品的悲劇色彩時,可以更細膩的區(qū)分兩者的差別,避免出現(xiàn)悲劇表現(xiàn)上的“千人一聲”。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很多的研究者對這兩首作品做過單獨的音樂分析。但是卻沒有人分析過他們的悲劇色彩,更沒有把兩者的悲劇性進行過對比分析。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選題緣起
1.2 悲劇與悲劇性
2 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悲劇性對比分析
2.1 時代背景的對比
2.2 故事情節(jié)的悲劇對比
2.3 人物性格的對比
3 音樂要素中的悲劇性對比分析
3.1 曲調(diào)的對比
3.2 速度的對比
3.3 力度的對比
4 演唱中的悲劇性對比分析
4.1 咬字吐字的對比
4.2 情感表現(xiàn)的對比
4.3 舞臺表演的對比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希臘悲劇與我國元代悲劇的情感符號比較[J]. 王天昊,孫宇. 長春大學學報. 2019(01)
[2]施光南歌劇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旋律“音程向位”的衍展[J]. 魏揚,蘇冬昕.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8(04)
[3]論《黃河怨》演唱中的情感表現(xiàn)[J]. 李娜妮. 黃河之聲. 2017(21)
[4]淺談中國藝術歌曲《黃河怨》的藝術特點及其教學運用[J]. 孫冬冬,黃小芳. 中國民族博覽. 2017(04)
[5]歌曲分析與演唱處理——以《黃河怨》為例[J]. 楊昌建. 黃河之聲. 2016(08)
[6]歌曲《黃河怨》演唱的回望——兼憶郭淑珍教授唱《黃河怨》[J]. 向延生. 歌唱世界. 2015(12)
[7]情感結構與悲劇經(jīng)驗:雷蒙·威廉斯的悲劇理論與文學批評[J]. 肖瓊.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8]談歌劇《傷逝》中的文學悲劇色彩——以子君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為例[J]. 葉夢萍. 歌海. 2013(02)
[9]淺談《黃河怨》音樂分析及演唱處理[J]. 王玉芳. 黃河之聲. 2012(13)
[10]音樂作品分析對聲樂教學的重要性——以《陽關三疊》和《黃河怨》為例[J]. 毛慧琳. 四川戲劇. 2012(02)
碩士論文
[1]歌劇《傷逝》子君悲劇形象的塑造[D]. 陳玉.沈陽師范大學 2018
[2]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音樂分析與演唱處理[D]. 劉青.聊城大學 2017
[3]演唱中的情、氣、聲的關系分析[D]. 李丹丹.東北師范大學 2016
[4]淺析歌劇《傷逝》中子君的音樂形象塑造[D]. 余慧君.上海師范大學 2016
[5]論演唱的魅力—詮釋《黃河大合唱》中《黃河怨》的演唱[D]. 王靜嫻.天津音樂學院 2015
[6]聲樂教育家郭淑珍聲樂貢獻研究[D]. 楊寧.華中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13351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選題緣起
1.2 悲劇與悲劇性
2 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悲劇性對比分析
2.1 時代背景的對比
2.2 故事情節(jié)的悲劇對比
2.3 人物性格的對比
3 音樂要素中的悲劇性對比分析
3.1 曲調(diào)的對比
3.2 速度的對比
3.3 力度的對比
4 演唱中的悲劇性對比分析
4.1 咬字吐字的對比
4.2 情感表現(xiàn)的對比
4.3 舞臺表演的對比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古希臘悲劇與我國元代悲劇的情感符號比較[J]. 王天昊,孫宇. 長春大學學報. 2019(01)
[2]施光南歌劇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旋律“音程向位”的衍展[J]. 魏揚,蘇冬昕.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 2018(04)
[3]論《黃河怨》演唱中的情感表現(xiàn)[J]. 李娜妮. 黃河之聲. 2017(21)
[4]淺談中國藝術歌曲《黃河怨》的藝術特點及其教學運用[J]. 孫冬冬,黃小芳. 中國民族博覽. 2017(04)
[5]歌曲分析與演唱處理——以《黃河怨》為例[J]. 楊昌建. 黃河之聲. 2016(08)
[6]歌曲《黃河怨》演唱的回望——兼憶郭淑珍教授唱《黃河怨》[J]. 向延生. 歌唱世界. 2015(12)
[7]情感結構與悲劇經(jīng)驗:雷蒙·威廉斯的悲劇理論與文學批評[J]. 肖瓊.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8]談歌劇《傷逝》中的文學悲劇色彩——以子君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為例[J]. 葉夢萍. 歌海. 2013(02)
[9]淺談《黃河怨》音樂分析及演唱處理[J]. 王玉芳. 黃河之聲. 2012(13)
[10]音樂作品分析對聲樂教學的重要性——以《陽關三疊》和《黃河怨》為例[J]. 毛慧琳. 四川戲劇. 2012(02)
碩士論文
[1]歌劇《傷逝》子君悲劇形象的塑造[D]. 陳玉.沈陽師范大學 2018
[2]詠嘆調(diào)《不幸的人生》音樂分析與演唱處理[D]. 劉青.聊城大學 2017
[3]演唱中的情、氣、聲的關系分析[D]. 李丹丹.東北師范大學 2016
[4]淺析歌劇《傷逝》中子君的音樂形象塑造[D]. 余慧君.上海師范大學 2016
[5]論演唱的魅力—詮釋《黃河大合唱》中《黃河怨》的演唱[D]. 王靜嫻.天津音樂學院 2015
[6]聲樂教育家郭淑珍聲樂貢獻研究[D]. 楊寧.華中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13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31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