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古箏作品研究述評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13:24
王建民作為我國著名的民族樂作曲家,其作品既蘊含民族文化又兼具現(xiàn)代化思維,既保留了傳統(tǒng)古箏演奏技術(shù),又結(jié)合了西方演奏方法,曲意深遠,音色出眾,蘊藏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豐富的音樂色彩。對于創(chuàng)新民族樂曲、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
【文章來源】: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0,37(10)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對象、意義和價值
1.研究對象
2.研究意義及價值
二、王建民古箏作品的藝術(shù)特點
1.濃郁的民族特色
2.豐富的音樂色彩
3.豐富的美感
三、王建民古箏作品的發(fā)展過程
1.古箏領域開山之作《幻想曲》
四、王建民古箏演奏技法的變化
1.定弦的創(chuàng)新
2.新的演奏技法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音樂民族志對于人類學學科的價值和意義[J]. 王建民,曹靜. 民族藝術(shù). 2019(05)
[2]實施古箏演奏教育,感受民族音樂魅力——評《古箏藝術(shù)理論與實踐》[J]. 張璟. 中國教育學刊. 2018(12)
[3]民族民間音樂與多重認同的場景性表達[J]. 王建民. 中國音樂. 2018(03)
[4]獨具匠心 繼往開來——淺談古箏左手腔韻技法符號的設計[J]. 姚寧馨. 音樂創(chuàng)作. 2018(01)
[5]譜民族新韻 抒中華情懷——《第一二胡狂想曲》創(chuàng)作回顧與回想[J]. 王建民. 人民音樂. 2014(03)
[6]情·深·意·長——閔惠芬印象[J]. 王建民. 中國音樂. 2011(03)
[7]第三二胡狂想曲[J]. 王建民. 音樂創(chuàng)作. 2004(04)
本文編號:3216656
【文章來源】: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20,37(10)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對象、意義和價值
1.研究對象
2.研究意義及價值
二、王建民古箏作品的藝術(shù)特點
1.濃郁的民族特色
2.豐富的音樂色彩
3.豐富的美感
三、王建民古箏作品的發(fā)展過程
1.古箏領域開山之作《幻想曲》
四、王建民古箏演奏技法的變化
1.定弦的創(chuàng)新
2.新的演奏技法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音樂民族志對于人類學學科的價值和意義[J]. 王建民,曹靜. 民族藝術(shù). 2019(05)
[2]實施古箏演奏教育,感受民族音樂魅力——評《古箏藝術(shù)理論與實踐》[J]. 張璟. 中國教育學刊. 2018(12)
[3]民族民間音樂與多重認同的場景性表達[J]. 王建民. 中國音樂. 2018(03)
[4]獨具匠心 繼往開來——淺談古箏左手腔韻技法符號的設計[J]. 姚寧馨. 音樂創(chuàng)作. 2018(01)
[5]譜民族新韻 抒中華情懷——《第一二胡狂想曲》創(chuàng)作回顧與回想[J]. 王建民. 人民音樂. 2014(03)
[6]情·深·意·長——閔惠芬印象[J]. 王建民. 中國音樂. 2011(03)
[7]第三二胡狂想曲[J]. 王建民. 音樂創(chuàng)作. 2004(04)
本文編號:3216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21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