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器樂論文 >

從滿語文史料看清代統(tǒng)治中的禮樂文化變遷——以古琴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0-12-19 18:11
  作為漢禮器樂代表的古琴,在清代發(fā)展更加顯盛。以"琴"為例,考察官修滿語字書、文獻目錄、帝王實錄檔案等相關史料,是剝離出清代滿洲貴族政權統(tǒng)治中的禮樂文化變遷過程的切入點。從"琴"被吸納為滿語詞的初期概念接受,琴著翻譯和編纂的文化獲取,再到漢文化接受過程中古琴受到更多滿洲貴族關注并融入了其藝術生活和審美活動。清代對禮樂的重視使古琴得以傳承,而古琴也在禮樂符號化的變遷中走向更廣泛的社會,推進了清末及近代以來古琴藝術的發(fā)揚。 

【文章來源】:圖書館建設. 2018年08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1 滿語文史料中的“琴”字及古琴文獻的出現
    1.1 滿語kin“琴”的出現與改定
    1.2 以雅樂正聲為代表的琴文獻譯著
2 清代滿洲貴族漢化過程中古琴文化的接受
    2.1 文化交往初期古琴概念初識
    2.2 禮樂教育下對古琴藝術的重視和追求
3 清代政權禮樂統(tǒng)治中古琴藝術的沿革
    3.1 古琴成為清代禮樂實踐的一環(huán)
    3.2 古琴的符號化與社會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族文化在文學翻譯中的體現——以滿譯《詩經·關雎》為例[J]. 王敵非.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2(04)



本文編號:29263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9263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775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