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燒的音符:從歌劇序曲、電影配樂到交響序曲
[Abstract]:The composer Guan Xia used the prelude of his national opera "the tragic Dawn" in the soundtrack of the TV series "the years of passion". After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TV series, the composer selected his music. Reconstruct and sublimate into the first Symphonic Preface.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ot and characters of TV series "the years of passionate burning", but transcend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V series, condenses the ideal of the times, and realizes the feelings of life. Music majestic, invigorated, with moving melodies, intense dramatic conflicts, sharp thematic ideas and become the classic works of symphony music in the new century, is widely welcomed by the people.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文藝學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青年基金項目階段成果之一,項目名稱“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項目編號:09SB156)
【分類號】:J617.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汪靜一;從《原野》與《夕鶴》看中日兩國對西方歌劇的接受[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愛和;;科熱娜與她的維瓦爾第歌劇作品選錄專輯[J];視聽技術(shù);2009年08期
2 吳俠;;典雅熱烈的歌劇之夜——“郎亦農(nóng)師生歌劇之夜音樂會”述評[J];音樂生活;2011年07期
3 林志超;;淺議莫扎特歌劇對男聲歌唱技巧發(fā)展的意義[J];大舞臺;2011年06期
4 周芳;;歌劇表演“二度創(chuàng)作”的依據(jù)與特點——以《黨的女兒》中田玉梅的表演為例[J];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董海瑞;;歌劇中的高音藝術(shù)探析[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6 殷之聲;;羅曼·茵格爾頓的音樂美學及情感品格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8期
7 王冰清;;淺談音樂表演在歌劇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1年13期
8 李雯;;淺析歌劇中的重唱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大舞臺;2011年07期
9 錢芳;;中西聲樂比較研究綜述[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王素菊;;解密《歌劇魅影》音樂密碼[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蓉;;俄羅斯民族樂派歌劇淺析[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胡玉璋;;歌劇《李向群》音樂創(chuàng)作談[A];荊楚文化與民俗論叢——1997—2001湖北省群眾文化獲獎論文匯編[C];2001年
3 紀露;;高雅與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強獨唱音樂會有感[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4 鄒婉華;;關(guān)于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5 魏艷;;聲樂表演藝術(shù)中理解和表現(xiàn)的訓練[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6 楊梅;;音樂欣賞教學融入愛國主義思想的探討[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7 王曉莉;吳新宇;;淺析藝術(shù)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現(xiàn)[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8 楊正艷;;淺析藝術(shù)風格——論民族風格與時代風格[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亦樺 編譯;美國新歌劇人氣升溫[N];音樂周報;2005年
2 蔣力;22年后的歌劇回首[N];音樂周報;2005年
3 ;高科技墊底 歌劇也瘋狂[N];中國文化報;2003年
4 史君良;沒有布景的歌劇[N];音樂周報;2004年
5 伍斌;上海歌劇市場主打分類“銷售”[N];中國文化報;2005年
6 徐文正;粗獷豪放 細膩入微[N];中國文化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丁潔 黃軼鋒 特約記者 李宗文;景觀歌劇:景觀還是歌劇[N];中國藝術(shù)報;2003年
8 歐陽逸冰;壯哉,,歸去來[N];文藝報;2004年
9 劉詩嶸;外國歌劇在北京[N];音樂周報;2005年
10 顯舟;《八女投江》——紀念與探索意義大于歌劇本身[N];音樂周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繼紅;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莎樂美》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吳紅歌;歌劇《麥克白》藝術(shù)特征[D];河南大學;2003年
3 王春燕;論莫扎特對歌劇戲劇性的重新建構(gòu)及其審美價值[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洪江|;從《諾爾瑪》看貝利尼歌劇的藝術(shù)特點[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5 趙斌;兼收并蓄 相得益彰[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8年
6 陳雄鷹;西洋歌劇詠嘆調(diào)的美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熊靜媛;關(guān)于莫扎特三部歌劇中女高音詠嘆調(diào)風格特點的探討[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8 趙新慧;大氣磅礴 慷慨嘯歌[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高靜 ;羅西尼對歌劇戲劇性的拓展[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袁勤;論本杰明·布里頓的歌劇《彼得·格萊姆斯》中的形象塑造[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本文編號:2445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44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