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器樂論文 >

西周樂藝教育的人文性考察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11-21 07:58
【摘要】:西周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西周的禮樂制度是對夏、商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階級分化后形成的等級社會不可分割的整體。西周禮樂制度下的樂藝教育體現(xiàn)了重視人內在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用"樂"調和人的心理,主張"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之特質。提倡"游于藝,成于樂",由技入道達到對宇宙本體和生命本體"道"的追求,獲得樂藝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滋養(yǎng)。本文擬從樂藝教育與禮樂文化的關系,對西周樂藝教育中的人文性進行考察,以期對當代社會文化的發(fā)展獲得可供借鑒的啟示。
[Abstract]:Western Zhou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The system of etiquette and music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 of Xia and Shang, and it is an indivisible whole of the hierarchical society formed after class differentiation. The music art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eople's inner body and mind, reconciling people's psychology with "music", and advocating "music so to practice the inner part, and the ceremony so to practice the outside". Advocate "swim in the art, become in the music", from the technology into the Tao to achieve the pursuit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ontology "Tao", to obtain the music contained in the humanistic spirit nourish.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art education and ritual and music cultu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humanism of music art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order to gain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J60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毅;;綜合視野中的音樂與舞蹈觀照[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龔妮麗;;試論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美學特征[J];貴州文史叢刊;2006年04期

3 石蔚;《樂記》音樂美學思想探析[J];管子學刊;2002年01期

4 劉承華;古琴美學的歷時性架構[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5 劉曉江;張德彝音樂思想敘論[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6 李啟福,鐘善金,歐陽紹清;論中國古代音樂美學中“和”之思想——兼析朱踐耳現(xiàn)代室內樂作品《和》[J];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12期

7 尹勛鋒;孔子音樂思想與中國音樂的發(fā)展[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0期

8 趙玉靜;儒、道、釋之音樂本體論思想探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徐文武;;嵇康《聲無哀樂論》再識[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王璞;淺談儒、道、佛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影響[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徐心希;;泉州書院、社學的發(fā)展與朱熹理學思想的深化[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微;江浙琴派溯流探源[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3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4 傅晶;魏晉南北朝園林史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易存國;樂神舞韻:華夏藝術美學精神研究[D];東南大學;2001年

6 時宏宇;宗白華藝術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柯卓英;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9 李宏峰;禮樂張力下的音樂體認[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10 鄧百意;中國古代小說節(jié)奏論[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琴;《溪山琴況》中的音樂審美思想[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2 曾琳智;論《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音樂性[D];湘潭大學;2003年

3 李松蘭;試論中國鋼琴學派的萌芽[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4 孫晨;中國傳統(tǒng)唱論的歷史觀照及其現(xiàn)實價值[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劉冬妍;論魏晉時代的悲美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郭娜;音樂審美偏好與人格特征及道德的相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4年

7 郝近瑤;西方先鋒派音樂不確定性特征的美學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8 王丹;普通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東濤;魯中南嶧城及臺兒莊兩鼓樂班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10 賀苗苗;王志信民族聲樂作品演唱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小盾;;明朝和高麗的音樂交往:1368—1373年[J];中國音樂學;2011年03期

2 馮麗娜;;禮樂文化與沂蒙文化——臨沂出土編鐘的音樂文化學思考[J];臨沂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3 邵彬;;《韶》樂入齊后所用樂器及音樂風格特征分析[J];民族藝術;2011年02期

4 張小翼;;音樂通乎政——《呂氏春秋·夏紀篇》美學觀新解[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潘照東;;論蒙元宮廷音樂及其文化藝術價值[A];論草原文化(第六輯)[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西北民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王澤民;禮樂制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N];甘肅日報;2009年

2 郭杰;孔子的音樂思想[N];文藝報;2008年

3 張佳林;“有意思嗎”之中外之別[N];音樂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友華;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2 陳永;中國音樂史學的近代轉型[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3 郭威;曲子的發(fā)生學意義[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詹璐;音樂史與建構:《呂氏春秋》與《漢書·禮樂志》的敘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健婷;從《禮記》闡述的音樂形式論周代社會的政治內涵[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沈sメ,

本文編號:23463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3463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21c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