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電影歌曲的美學特征綜述
本文關(guān)鍵詞: 左翼電影 左翼電影歌曲 美學特征 出處:《電影文學》2011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左翼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重要表現(xiàn)媒介的左翼電影歌曲,在20世紀30年代這一民族存亡的緊要關(guān)頭上,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精神意義和歷史價值。左翼電影歌曲在與電影的結(jié)合中,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中,有著諸多獨特的審美特征,如超前的政治理性、重視歌曲的宣傳教育功能、堅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和與時代特征緊密結(jié)合等,給我們現(xiàn)在的歌曲創(chuàng)作以極大的啟示和教育。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ft-wing film, but also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of the medium of left-wing film songs, in 1930s, the survival of this nation at the critical juncture. Left-wing film song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ilm, in that special era, has many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eading political rationalit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function of songs, insisting on realistic writing style and combining closel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gives us great enlightenment and education in song creation.
【作者單位】: 贛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7.6
【正文快照】: 一、左翼電影和左翼電影歌曲1905年,中國拍攝了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的電影作品——《定軍山》,這也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之前,中國電影一直處于一個探索階段,發(fā)展速度相對緩慢,題材也都是以家庭倫理片、言情片、武俠片為主要內(nèi)容,盡管數(shù)量不少,但是幾乎沒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道新;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及前景[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汪朝光;早期上海電影業(yè)與上海的現(xiàn)代化進程[J];檔案與史學;2003年03期
3 李道新;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獨特處境及歷史命運[J];當代電影;2001年06期
4 汪朝光;戰(zhàn)后上海國產(chǎn)電影業(yè)的啟示[J];電影藝術(shù);2000年05期
5 顧茜;建國初私營影業(yè)轉(zhuǎn)軌之概觀[J];電影藝術(shù);2004年04期
6 周斌;華語電影:在互滲互補互促中拓展[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黎見春,王軍;建國初期社會的轉(zhuǎn)型與黨對意識形態(tài)的整合[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8 李道新;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喜劇片(上)[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雷亮中;人類學的影視表現(xiàn):從保存到展現(xiàn)[J];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10 趙小青;東方銀幕女性形象的審美特征[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俊;論中國電影精神之獨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金旺;論中國武俠電影創(chuàng)作思維之嬗變[D];武漢大學;2004年
2 郭海榮;都市意識與都市視閾[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房國棟;民族文化符號在影視設計中的應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熊學莉;陪都時期的電影宣傳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5 張屹南;多媒體設計中視聽語言間的互動方法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6 劉燕姿;普通高校開設《電影音樂賞析》課程的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武麗娜;抗日戰(zhàn)爭時期音樂在我軍政治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7年
8 田飛;從“百代小紅樓”考察民國時期上海的唱片業(yè)發(fā)展和影響[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梁瑜;時代曲流行的歷史及其成因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10 田磊;中外影視動畫民族藝術(shù)風格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蕾;黃淼;;從畫面、音樂出發(fā)談動畫廣告的美學特征[J];文教資料;2010年02期
2 張玉玲;;論古馬詩歌的美學特征[J];作家;2010年04期
3 遲翔;;西方流行音樂的藝術(shù)哲學[J];大眾文藝;2010年02期
4 胡奕顥;;游戲改編電視劇的美學特征及其文化根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年03期
5 夏金生;;《相信未來》的美學特征[J];文學教育(下);2010年02期
6 劉豐;;動畫電影的商業(yè)美學特征淺析[J];藝術(shù)與設計(理論);2010年03期
7 朱曉菊;丁偉;;虛擬與現(xiàn)實的交錯——淺析虛擬世界的美學特征[J];電影評介;2010年02期
8 宋祿霞;;廣場民間舞的美學特征[J];四川戲劇;2010年02期
9 張s,
本文編號:1446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44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