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雪耕與喻宜萱的聲樂思想及其啟示
本文關(guān)鍵詞:湯雪耕與喻宜萱的聲樂思想及其啟示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喻宜萱 中國聲樂 國立音樂院 聲樂界 聲樂藝術(shù) 聲樂教育 聲樂系 發(fā)聲訓練 聲樂課程 民族唱法
【摘要】:正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聲樂界圍繞如何發(fā)展新中國聲樂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人稱"土洋之爭"。爭論中,湯雪耕和喻宜萱的觀點最為引人矚目。湯雪耕曾在抗戰(zhàn)時期的重慶青木關(guān)國立音樂院分院學習過"美聲"。喻宜萱早年就讀上海國立音專學習"美聲",后又負笈歐美。顯然,湯喻二人都曾接受過西洋聲樂教育,并且建國后同在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任教。20世紀五六十年代,喻宜萱一直執(zhí)掌以"美
【作者單位】: 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音樂系聲樂教研室;
【分類號】:J616
【正文快照】: 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聲樂界圍繞如何發(fā)展新中國聲條路徑上不斷發(fā)展和延伸,并對當代中國聲樂藝術(shù)的發(fā)展仍上樂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人稱“土洋之爭”。爭論具啟示。中,湯雪耕和喻宜萱的觀點最為引人矚目。湯雪耕曾在抗戰(zhàn)時期的重慶青木關(guān)國立音樂院分院學習過“美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金鐵霖;;我的中國夢:讓中國聲樂唱響世界[J];黨建;2013年10期
2 喻宜萱;聲樂教學漫談——發(fā)聲訓練中的幾個問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兆南;;淺談喻宜萱西洋唱法的中國化思想[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2 謝小蘭;;試論聲樂訓練的“聲”與“情”[J];大眾文藝;2010年09期
3 胡以芳;;歌唱語言與歌唱發(fā)聲[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彭小玲;吳凡;;新時期民族聲樂教育深化改革的若干問題思考[J];歌唱藝術(shù);2011年08期
5 郭建民;;過去·現(xiàn)在·未來——“‘珠江·愷撒堡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論文評選”三議[J];歌唱藝術(shù);2013年12期
6 周嵐;;從《耳邊響起他的聲音》看戲劇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巧與表演風格[J];北方音樂;2014年04期
7 薛強華;;以創(chuàng)新之理念 釋黃梅唱腔之技巧[J];黃河之聲;2011年03期
8 馮長春;;“土嗓子”與“洋嗓子”的對唱——20世紀中葉的中西唱法論爭[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侯蓮娜;"字正腔圓"三題[J];音樂研究;2005年01期
10 李萍;;重視現(xiàn)代民族聲樂理論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J];音樂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惟正;;字里行間飄逸出師德的馨香——從通信中看喻宜萱先生的為人[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周美玉;記喻宜萱教授[J];人民音樂;1983年01期
3 田丁;1948年:喻宜萱在蘭州[J];絲綢之路;1993年03期
4 石惟正;;喻宜萱先生的聲樂思想[J];人民音樂;2009年09期
5 邱雅洲;;論喻宜萱先生聲樂教學過程中的辯證關(guān)系[J];中國音樂;2009年03期
6 ;特殊的禮物[J];音樂世界;1992年04期
7 刁笑萌;;寓教喻人 宣美宜情——憶喻宜萱先生[J];人民音樂;2008年04期
8 秋帆 ,方學;在那遙遠的地方——喻宜萱蒞蘭演唱往事剪影[J];檔案;2003年02期
9 宋學軍;;歌聲永恒 師恩難忘——紀念喻宜萱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J];人民音樂;2009年12期
10 ;唱情抒心歌華聲 戀國愛民鑄藝魂——記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喻宜萱教授[J];人民音樂;1997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馬智;喻宜萱將《康定情歌》唱響神州[N];中國民航報;2005年
2 記者 安瑞;江西萍鄉(xiāng)紀念喻宜萱誕辰一百周年[N];音樂周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刁笑萌;喻宜萱聲樂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7年
2 資s,
本文編號:1304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30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