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教學法在高師音樂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本文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在高師音樂實踐教學中的探索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現(xiàn)今世界通行的音樂教學法之一,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借鑒不能只停留在淺表層面,在實踐中我們教會學生要合理取舍,與各個學科之間相互交叉、緊密聯(lián)系、更新教學理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本文試圖為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實際發(fā)展提供一種理論思路和實踐探索模式。
【作者單位】: 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
【基金】:河南省2014年度第二批科技發(fā)展計劃軟科學項目“高職高專音樂專業(yè)課程建設改革與發(fā)展模式探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2400411362)
【分類號】:J60-4;G652
【正文快照】: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及在中國的實踐卡樂·奧爾夫,1895年出生于德國慕尼黑,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世界著名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通過語言、動作和音樂的結合相互影響初探,形成樂器、舞蹈、音樂緊密結合的整體藝術形式。以音樂元素為主要教學依據(jù)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璐;;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的幾點思考[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閆紅;;第2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引發(fā)的思考[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6期
3 顧曉華;;新課程標準下音樂教學的思索——《視唱練耳》課程中的節(jié)奏教學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李坤霞;;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真諦[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1期
5 馬驪驪;;關于奧爾夫教學法在中國的實踐思考[J];北方音樂;2009年03期
6 王鐵紅;;開發(fā)童真——談兒童鋼琴教學啟蒙輔導[J];北方音樂;2010年06期
7 劉淑賢;;建構主義教學法對中師音樂課堂教學的啟示[J];北方音樂;2011年01期
8 劉紅;;“原本性”視閾下音樂教學的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1年01期
9 欒曉梅;;奧爾夫音樂教育對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教學的啟示[J];濱州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余瀾;;淺談鋼琴集體課教學[J];才智;2008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開紅;;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陳莞;;音樂治療在特殊教育中實施的探索[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陳莞;;兒童音樂治療的應用研究[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李巖;;新入園兒童分離焦慮音樂治療干預中“同質原則”的應用案例[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二十周年會慶暨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黃小紅;;音樂治療對智障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作用[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于金霞;;試論形象性語言在幼兒鋼琴教學中的運用[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3年
7 ;第一章 緒論[A];第五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8 ;第二章 節(jié)奏與言語訓練的基本原理及實踐方法[A];第五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9 ;參考文獻[A];第五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10 陳碩;;《“兒歌—節(jié)奏”訓練對改善聽障兒童言語障礙的實驗研究》[A];第五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飛飛;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杜悅艷;回歸本原[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郭小利;中國傳統(tǒng)音樂即興創(chuàng)作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劉欣;當代小學音樂活動課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許冰;埃德溫·戈登音樂教學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9 包玉姣;藝術:一種生命的形式[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麗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土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曉妹;小學音樂教育應把握兒童心理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傅麗娜;幼師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用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靜;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唱歌教學方法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浩然;近二十年馬鞍山市社會古箏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5 李亞平;0-6歲兒童家庭音樂教育探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徐帆;幾種音樂教學法在兒童鋼琴啟蒙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李英杰;音樂教學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D];河南大學;2011年
8 劉菡佳;學前兒童音樂聽覺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9 吳珊珊;巴伯肖譜合唱課程的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10 董騫;幼兒園奧爾夫音樂教學實施現(xiàn)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婷婷;;奧爾夫教學法帶給舞蹈的啟示[J];藝海;2012年08期
2 趙贊;;奧爾夫教育是真正的素質教育[J];黃河之聲;2013年11期
3 廖乃雄;卡爾·奧爾夫其人其樂[J];音樂藝術;1981年02期
4 肯·弗萊 ,王青焱;沙海來客[J];中外電視;1989年09期
5 王英奎;音樂,沒有國界的藝術──參加奧爾夫誕辰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感[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6 董騫;;“音樂教育回歸兒童生活”——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年01期
7 張麗;;淺談奧爾夫音樂教法在普通音樂課“發(fā)聲”環(huán)節(jié)的運用[J];大家;2012年06期
8 陳曉冬;;淺談奧爾夫音樂在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技法[J];新課程(上);2012年06期
9 汪婷;;喚醒幼兒音樂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潛能[J];考試與評價;2012年07期
10 陳晨;;淺談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J];神州;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殷秋燕;葛華;;語言活動中的節(jié)奏藝術——談語言與節(jié)奏的有機融合[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黃茵;;“玩音樂”——小學音樂課堂奧爾夫教學法的探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年
3 龐婉芳;;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廣西本土化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4 魏興菊;;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教學基本原則[A];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5 吳曉惠;;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作用——淺談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萌;廖乃雄 中國“奧爾夫”第一人[N];音樂周報;2004年
2 高偉;奧爾夫音樂課的一次創(chuàng)造之旅[N];音樂周報;2006年
3 艾琳工作室;走進奧爾夫[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張萌;今年補習奧爾夫[N];音樂周報;2002年
5 孫靜;奧爾夫教學法[N];音樂周報;2009年
6 多哥·古德金(Doug Goodkin)著 劉沛 摘譯;新千年的奧爾夫音樂教育[N];音樂周報;2002年
7 陳怡然;再次走近奧爾夫[N];音樂周報;2003年
8 張萌;奧爾夫師資培訓班結業(yè)[N];音樂周報;2004年
9 都勻市第四幼兒園 蔡曉芳;淺談奧爾夫音樂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N];黔南日報;2011年
10 李妲娜;奧爾夫在中國[N];音樂周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向寧;奧爾夫樂器初探[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劉杜芳;課程視野下的奧爾夫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3 黃沙玫;奧爾夫音樂教學課堂中創(chuàng)造力氛圍的實證研究[D];星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何璐;奧爾夫教學的本土化實踐[D];星海音樂學院;2009年
5 高川;卡爾·奧爾夫及其舞臺音樂杰作《卡爾米納·布拉納》[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田彬華;奧爾夫《博伊倫之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尚永娜;李妲娜奧爾夫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8 李丹丹;用奧爾夫音條樂器演奏中國兒歌的教學探索[D];河南大學;2012年
9 黎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之心理學原理探析[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10 鎖婷婷;奧爾夫教學法實施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00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30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