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效分析的探索——以解讀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調(diào)式歸屬與句法結構為例
本文關鍵詞:對有效分析的探索——以解讀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調(diào)式歸屬與句法結構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調(diào)式歸屬 句法結構 陜北民歌風格特征 骨干音級 宮音相差五度混合調(diào)式 上下句結構
【摘要】: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一方面在保持中國廣大聽眾調(diào)性旋律欣賞習慣的前提下,根據(jù)西北民歌旋法中的音程與調(diào)式游移特征,加快調(diào)式游移的頻率,另一方面在保持句法結構和語氣重音的情況下,加強節(jié)拍變換的靈活性,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現(xiàn)代感的旋律。本文從調(diào)式歸屬與句法結構角度解讀其音高結構邏輯,并與用音級集合和申克分析法解讀音高結構邏輯相比較,探討分析角度與方法選擇與分析有效性之間的關系。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分類號】:J632.21
【正文快照】: 在作曲系研究生專業(yè)共同課教學中,針對學生在分析作品時把握不準分析重心、容易停留在描述譜面現(xiàn)象這個階段的情況下,筆者啟發(fā)他們把研究推向深入,經(jīng)常提到“有效分析”這樣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的含義是,無論用什么樣的分析方法和論述方式,只有在準確地揭示出作曲家創(chuàng)作思維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涂致潔;;《第四二胡狂想曲》藝術特征解析[J];音樂研究;2012年06期
2 郭媛;;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創(chuàng)作訪談錄[J];人民音樂;2011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朱藝雯;;淺析王建民二胡作品的現(xiàn)代審美取向——以《第三二胡狂想曲》為例[J];大眾文藝;2014年22期
2 張敏;;西北民歌中的情感因素及其原因探析[J];鄂州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3 涂致潔;;《第四二胡狂想曲》藝術特征解析[J];音樂研究;2012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田碩碩;論提琴技法在二胡狂想曲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2 宋晨暉;淺談《第一二胡狂想曲》[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磊;對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藝術特點及二度創(chuàng)作的思考[D];中國音樂學院;2013年
4 張金娣;新中國二胡協(xié)奏曲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5 蔣旭婷;論王建民二胡作品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融合[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志武;;“變”“閏”之辯六十一載[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周勤如;音樂深層結構的簡化還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評介[J];音樂研究;1987年02期
3 童忠良;商核論──兼論中西樂學調(diào)關系若干問題的比較[J];音樂研究;1995年01期
4 張曉娟;;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的音樂本體分析[J];莆田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王建民;旋律力的研究[J];人民音樂;2000年02期
6 王建民;源于民間 根系傳統(tǒng)——《第二二胡狂想曲》創(chuàng)作札記[J];人民音樂;2003年09期
7 應有勤 ,孫克仁;比三分損益律更早的律制[J];音樂藝術;1990年04期
8 郭媛;;王建民《第四二胡狂想曲》創(chuàng)作訪談錄[J];人民音樂;2011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明強;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結構的關系[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年03期
2 周國光;試述句法結構二重性理論[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李滟波;;從句法結構看“欽定本”《圣經(jīng)》的文體特征[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俞曉霞;從英漢句法結構對比的角度學翻譯[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5 鮑紅;俄語語義不固定的表情句法結構—Что(это)за+名詞(形容詞)第一格[J];外語學刊;2005年01期
6 李艷;鄭江蓮;;英漢句法結構的對比與翻譯[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關彥慶;盧艷艷;;試論數(shù)詞“半”的句法結構類型[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8 張玉哲;;英漢句法結構的差異研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15期
9 黃倩;;淺探英漢語言的句法結構差異[J];文學教育(上);2008年11期
10 孫福蘭;寧寧;;從中西方思維方式看法漢句法結構差異[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喻禾;;淺析認知方式與句法結構的一致性[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熊學亮;;論構式的認知多義性[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程書秋;;“V不V”及其相關結構[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4 莫書亮;蘇彥捷;;特殊的句法結構和錯誤信念理解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荊素蓉;;論漢語話題-說明句法結構框架的英譯轉換[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韓麗;張奇;;關鍵詞詞頻、句法結構及呈現(xiàn)方式對大學生英語聽力效果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南通市紫瑯中學 張衛(wèi)紅;安排好學生的預習任務——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前提[N];學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小東;句法規(guī)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2 樸善姬;韓國語副詞性依存名詞句法結構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3 李永軍;漢語的狀語及其英譯、葡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麗麗;俄語對話語義句法結構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2 張文穎;句法結構的語義層級性[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王U,
本文編號:12521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25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