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2 12:32
本文關(guān)鍵詞:歌曲《春江花月夜》的演繹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春江花月夜》 民族唱法 美聲唱法 藝術(shù)特征
【摘要】:《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器樂古曲,為琵琶演奏,又名《夕陽簫鼓》,經(jīng)后人修改加工,于上世紀20年代被上海大同樂會改編為民族管弦樂合奏的大型樂曲,定名為《春江花月夜》。后來徐景新先生根據(jù)民族管弦樂改變成了聲樂隨想曲曲!洞航ㄔ乱埂凡粌H具有很高的創(chuàng)作價值同時也具有很高的演唱價值。全曲旋律優(yōu)美高雅,清新秀麗,有許多歌唱家都傾情演繹,并在歌曲的表現(xiàn)之中將不同的個性之美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二十一世紀的聲樂藝術(shù)也日益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我國的聲樂藝術(shù)當然也不例外。近年來流行的所謂民美,民通等新的唱法正是體現(xiàn)了各種唱法的融合與滲透,許多歌唱家跨界的演繹更讓廣大聽眾耳目一新,為之一振。他們在演唱方法上不斷創(chuàng)新,在美聲唱法民族化和民族唱法美聲化等方面探索出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谇叭嗽谶@方面的寶貴經(jīng)驗,本人以徐景新先生的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為載體,,通過對這首作品的不同演繹特征來探討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之間的異同以及兩種唱法之間的融合,并希望對我國當前的聲樂演唱與教育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藝術(sh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61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啟龍;;中國民族唱法發(fā)展的新思考[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宋春燕;;論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的創(chuàng)作特征[J];大舞臺(雙月號);2008年03期
3 王榮;;品《春江花月夜(聲樂隨想曲)》[J];大舞臺;2012年06期
4 羅靜;;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演唱分析[J];歌海;2009年06期
5 老道;;方瓊傳民族聲樂學院派新聲音[J];北方音樂;2008年12期
6 范霞;;思與境諧——淺析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03期
7 楊曉青;"民族唱法"對"美聲唱法"的借鑒與四大不同[J];美與時代;2005年03期
8 楊英;;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藝術(shù)特色分析[J];民族藝術(shù)研究;2008年06期
9 柳敏;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的藝術(shù)表現(xiàn)[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10 程軍;;論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融合[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本文編號:1214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21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