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樂實踐活動對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5 00:07
本文關(guān)鍵詞:普通高校音樂實踐活動對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音樂活動 音樂實踐活動 音樂認知活動 素質(zhì)教育 社會能力
【摘要】:本文從“實踐的教育哲學”觀點中整理出“音樂實踐活動”一詞的具體內(nèi)涵,將其與音樂審美活動區(qū)別開來。并以此為理論前提,結(jié)合當前大學教育的現(xiàn)實缺陷,提出“大學生社會能力的培育才是目前教育發(fā)展的當務之急,并且音樂實踐活動的教育形式是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能力的重要途徑!边@些將是音樂在高校素質(zhì)教育中的重要意義所在。文章還利用了大量的篇幅分別從教育學的原理和音樂本身的特性兩個方面闡述了音樂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詳細理論依據(jù),并將此作為整編文章的最終落腳點。
【關(guān)鍵詞】:音樂活動 音樂實踐活動 音樂認知活動 素質(zhì)教育 社會能力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42;J60-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緒論6-11
- 問題緣起6-7
- 研究對象:音樂實踐活動教育7
- 研究現(xiàn)狀7-9
- 研究方法:理論思辨和實證調(diào)研相結(jié)合9-11
- 第一章 音樂實踐活動的概念研究11-20
- 第一節(jié) 教育實踐中的“音樂活動”的通俗含義11-12
- 第二節(jié) 音樂實踐活動概念界定的理論支撐12-19
- 一、音樂教育界的審美與實踐之爭13-15
- 二、音樂實踐活動的根本特性——社會情境性15-19
- 小結(jié)19-20
- 第二章 音樂實踐活動的教育方式對高校教育目的的適用性20-39
- 第一節(jié) 音樂實踐活動的教育功能解析20-22
- 第二節(jié)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社會能力22-26
- 一、21世紀普通高校素質(zhì)教育目的23
- 二、現(xiàn)存教育體制中有礙社會能力教育的不利因素23-26
- 第三節(jié) 社會能力的內(nèi)涵解析26-32
- 一、社會能力具體內(nèi)涵介紹26-28
- 二、新的知識觀中社會能力的本質(zhì)內(nèi)涵解析28-32
- 第四節(jié) 大學生社會能力的教育應采用實踐活動的方式32-38
- 一、目前素質(zhì)教育目標體系的缺陷32-34
- 二、實踐活動是高校實行社會能力教育的必要手段34-38
- 小結(jié)38-39
- 第三章 音樂實踐活動利于提升大學生社會能力的因素所在39-45
- 第一節(jié) 實踐活動的形式能滿足大學生的心理需要39-41
- 第二節(jié) “音樂性”使音樂實踐活動成為優(yōu)于其他實踐活動的教育手段41-43
- 第三節(jié) 音樂實踐活動需要課程化43-45
- 結(jié)論45-47
- 參考文獻47-49
- 后記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和平;汪薏群;;論音樂立美教育的理論基礎[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王秀萍;;反思性實踐音樂教育的內(nèi)涵辨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3 戚業(yè)國,陳玉琨;論素質(zhì)教育目標體系框架的構(gòu)建[J];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4 蘇元元;;近20年我國大學生心理需要研究綜述[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劉曉明;禹奇才;;從返身到反身:穿越大類教育與通識教育的深層理據(jù)[J];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6 李松林;;推進教學論研究的突破口[J];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7 李越;認知取向的新知識觀及其教育改革意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高文;建構(gòu)主義研究的哲學與心理學基礎[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9 汪新建;俞容齡;;西方社會能力的研究及啟示[J];心理科學;2006年01期
10 舒也;;價值論美學對認識論美學的挑戰(zhàn)[J];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本文編號:10911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09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