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足珍貴的歷史擔當——評宋飛為二胡演奏類型所做的分類工作
本文關鍵詞:彌足珍貴的歷史擔當——評宋飛為二胡演奏類型所做的分類工作
更多相關文章: 宋飛 二胡演奏 分類工作 彌足珍貴 歷史擔當
【摘要】:建國以來,二胡演奏藝術經(jīng)過大普及,得到空前的大發(fā)展和大提高。宋飛老師作為新一代二胡演奏藝術的領軍人物,以極具前瞻性的藝術眼光和彌足珍貴的歷史擔當,寫出了《關于二胡表演藝術不同演奏類型的思考——對二胡藝術20種演奏類型的區(qū)分與認識》一文。這篇文章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推進我國民族音樂藝術研究步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作者單位】: 廊坊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宋飛 二胡演奏 分類工作 彌足珍貴 歷史擔當
【分類號】:J632.21
【正文快照】: ——評宋飛為二胡演奏類型所做的分類工作檢視《中國音樂》自1981年復刊以來所發(fā)表的有關二胡方面的論文,一方面可以看出二胡作為我國傳統(tǒng)民族樂器的源遠流長,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二胡演奏藝術在建國以后所取得的長足發(fā)展。經(jīng)過幾十年的大發(fā)展,二胡演奏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雙彥;論二胡演奏中的“音”與“情”[J];中國音樂;199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蔡超;;論二胡演奏中技術與情感的統(tǒng)一[J];大舞臺;2010年12期
2 馮效剛;;辛亥革命對現(xiàn)代中國音樂的影響[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楊青;蔡夢;;我國民族器樂創(chuàng)作初創(chuàng)時期的探索軌跡(上)[J];音樂研究;2008年06期
4 楊青;蔡夢;;我國民族器樂創(chuàng)作初創(chuàng)時期的探索軌跡(下)[J];音樂研究;2009年01期
5 錢彤;;從阿炳到劉天華——音樂傳播視閾下的中國民族器樂發(fā)展[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6 施詠;也談"二泉琴"——兼與黃安源先生商榷[J];人民音樂;2004年09期
7 李巖;;忽略與誤讀——以劉天華、阿炳為例[J];人民音樂;2011年10期
8 高媛;對揚琴演奏藝術的幾點思考[J];中國音樂;200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蔡超;追求技術與情感的統(tǒng)一提升二胡演奏藝術魅力[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2 劉君;傳統(tǒng)藝術的交融[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念念;論柳琴演奏藝術中的“虛”與“實”[D];天津音樂學院;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毅;二胡演奏意識訓練的探析[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張勁;二胡演奏的左手“放松”[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趙寒陽;二胡演奏中的“境、精、靜、凈”[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4 李秀清;試論二胡演奏的呼吸規(guī)律及運用[J];中州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5 石瑾;談二胡演奏中技巧與非技巧因素的關系[J];婁底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6 馬剛;淺談二胡演奏中呼吸的作用及運用[J];四川戲劇;2005年06期
7 劉琛;《千人二胡演奏》[J];中國攝影家;2005年03期
8 楊建榮;;二胡演奏系列講座之二 作品中的風格技巧與演奏中的音樂表現(xiàn)[J];民族音樂;2006年02期
9 鄭瑞芝;;二胡演奏中的放松問題[J];大舞臺;2006年05期
10 林曉紅;;怎樣培養(yǎng)少兒的二胡演奏才能[J];藝苑;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山東省鄒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蔣培君;二胡演奏技巧的訓練方法[N];音樂生活報;2012年
2 記者 鄭煒君;“令人著魔”的琴藝是怎樣練成的[N];嘉興日報;2006年
3 ;梅村街道傾力打造二胡文化品牌[N];無錫日報;2011年
4 樸東生;解讀嚴潔敏二胡演奏[N];音樂周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張永 秦華;農民工藝術館里賞民樂[N];鄭州日報;2011年
6 ;且談二胡與氣功[N];音樂生活報;2010年
7 一非;全國二胡少兒優(yōu)秀選手(業(yè)余)展演為民樂教育開辟新路[N];中國藝術報;2011年
8 尚雯;情動心弦[N];中國藝術報;2013年
9 本報首席記者單紅;走進梅村二胡文化園[N];無錫日報;2012年
10 本報實習記者 白偉;黃海懷:名曲悠悠 不朽弓弦[N];中國藝術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琳;論二胡演奏中主體思維的重要作用[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2 田少杰;論二胡演奏藝術中“外”與“內”的相互聯(lián)系[D];山西大學;2010年
3 朱維婷;二胡演奏中的動力調控[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向健美;二胡演奏技藝中的情理交融[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夏冰;“氣”與二胡演奏[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6 萬炳乾;論二胡演奏中氣息的運用與探究[D];四川音樂學院;2013年
7 陳靜;書法藝術對二胡演奏的啟示[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8 李紅安;二胡演奏中的理性問題和感性問題[D];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9 張杰文;禪宗思想對二胡演奏的啟迪作用[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10 于瑤;試論二胡演奏的藝術魅力[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10651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06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