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研究
【摘要】: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是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的儀式音聲。媽祖信仰,是閩臺兩地最具影響力的民間信仰之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qū)及東南亞華僑地區(qū)最有影響的海上女神信仰文化現(xiàn)象?v觀近年來學術(shù)界對媽祖文化的研究,在地域上主要集中于閩臺地區(qū),而對其它地域的媽祖信仰文化研究則相形見拙、冷冷清清;在研究視角上眾多學者主要從歷史考證、傳播、功用意義等方面對媽祖信仰進行研究,而從媽祖信仰儀式音聲作為研究對象的并不多見。筆者在本論文中選取“浙江省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意在填補研究地域上的空白,希望通過對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個案的考察與分析,展示媽祖信仰儀式音聲的多樣性。 本論文亦希望通過對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即信仰儀式與音聲的分析,來追溯和探究該地域社會歷史的變化景觀。從而解讀其地方信仰現(xiàn)象與歷史是如何加固于媽祖信仰,解讀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作為地方信仰體系中的象征符號。 本論文在寫作方法上主要以民族音樂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dǎo)。在對文獻梳理的基礎(chǔ)上,旨在通過對東門島2008年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的實地考察,分析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的用樂傳統(tǒng)(包括儀式音聲在信仰體系內(nèi)的運用場合、功能、習慣、曲目、傳承和傳播方式、樂師與儀式人員等)。從儀式音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切入(即其信仰體系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分析研究儀式音聲與信仰、儀式、演釋三者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建立有關(guān)東門島媽祖誕辰儀式的音聲民族志。
【關(guān)鍵詞】:東門島 媽祖信仰 儀式音聲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J60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6
- 一、研究地域與研究對象7-8
- 二、相關(guān)研究回溯8-13
- 三、研究過程與研究方法13-14
- 四、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14-15
- 五、論文布局15-16
- 第一章 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之構(gòu)成16-23
- 第一節(jié) 媽祖誕辰儀式之前期準備16-18
- 一、籌集資金17
- 二、為儀式準備所需物品、供品17
- 三、媽祖誕辰信仰儀式相關(guān)的人事安排17-18
- 第二節(jié) 媽祖誕辰信仰儀式之構(gòu)成18-23
- 一、2003年以前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之構(gòu)成18
- 二、2003年后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之構(gòu)成18-21
- 三、兩個時期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的祭祀特點21-23
- 第二章 東門島媽祖誕辰法會儀式與音聲23-40
- 第一節(jié) 媽祖誕辰法會儀式內(nèi)容與程序23-30
- 一、儀式參與者24
- 二、儀式場域的布置24-27
- 三、法會儀式程序27-30
- 第二節(jié) 東門島媽祖誕辰法會儀式之音聲30-40
- 一、媽祖誕辰法會儀式音聲形式30-38
- 二、媽祖誕辰法會儀式音聲結(jié)構(gòu)分析38-40
- 第三章 東門島媽祖誕辰慶典、開洋巡游儀式與音聲40-62
- 第一節(jié) 媽祖誕辰慶典、開洋巡游儀式內(nèi)容與程序40-45
- 一、儀式實錄40-43
- 二、媽祖誕辰慶典、開洋巡游儀式音聲結(jié)構(gòu)分析43-45
- 第二節(jié) 媽祖誕辰慶典、開洋巡游儀式中各民間樂舞資料45-58
- 一、民間樂舞45-53
- 二、樂譜、相關(guān)組織者與樂人53-58
- 第三節(jié) 媽祖誕辰慶典、開洋巡游儀式用樂分析58-62
- 一、曲牌(或樂曲)的連接與運用58-59
- 二、鑼鼓樂的應(yīng)用特點59-62
- 第四章 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分析62-71
- 第一節(jié) 媽祖誕辰信仰儀式結(jié)構(gòu)與過程特征分析62-66
- 一、媽祖誕辰信仰儀式之特征62-65
- 二、封閉式、開放式場域并存的特點65-66
- 第二節(jié) 媽祖誕辰儀式之音聲分析66-69
- 一、近—遠66-67
- 二、定—活67-69
- 第三節(jié) 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的功能69-71
- 一、娛樂功能69-70
- 二、教化功能70
- 三、社會功能70-71
- 結(jié)語71-73
- 附錄一·照片73-78
- 附錄二·采訪記錄78-80
- 附錄三·圖表80-83
- 附錄四·樂譜83-113
- 參考文獻113-116
- 后記116-11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吉;;媽祖的神性和德性[J];中華文化畫報;2011年06期
2 陳則慧;;媽祖:海峽兩岸同心祭祀的女神[J];前進論壇;2011年07期
3 辛秀琴;;潮汕地區(qū)媽祖信仰探略[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張曉瑩;;遼南媽祖信仰的形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張曉瑩;;從“顯靈”的變遷看媽祖信仰的生存機制——以遼南為例[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3期
6 林靜;;日本的天妃山[J];中華文化畫報;2011年06期
7 曾婷;;觀音與媽祖之比較[J];懷化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8 郭克克;謝志逸;;福建莆田媽祖信仰文化[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9 黃浙蘇;;寧波天后宮雕刻特色研究[J];莆田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謝柯寶;;從文獻看寧波媽祖文化研究現(xiàn)狀[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武雄;;民間宗教的語言與城鎮(zhèn)化農(nóng)村治理——以媽祖信仰為例[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轉(zhuǎn)型的公共政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天錫;;大\炗婷竦穆枳嫘叛黽捌湓諤ㄍ宓拇A];惠安民俗研討會論文集[C];1992年
3 陳興貴;;媽祖信仰的社會文化功能演變[A];譜牒研究與五緣文化[C];2008年
4 陳金海;;媽祖,海洋文化重要的象征[A];福建省首屆海洋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姚文琦;;從湄洲“媽祖八寶”傳說與佛家、仙家八寶之比較看海洋人的信仰與生活[A];福建省首屆海洋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蔣維錟;;清代臺灣官員推崇媽祖信仰探析[A];閩臺文化研究[C];2006年
7 黃炳元;;海商、移民、華僑與媽祖信仰傳播[A];福建僑鄉(xiāng)民俗——福建僑鄉(xiāng)民俗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3年
8 徐曉望;;媽祖信仰及其文化精神[A];莆仙文化研究——首屆莆仙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童家洲;;日本、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媽祖信仰[A];莆仙文化研究——首屆莆仙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姚文琦;;閩臺媽祖信仰香火的淵源與傳播——從臺灣北港朝天宮典藏的木刻運簽版觀之[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炳元;媽祖信仰在國外[N];中國海洋報;2010年
2 金濟旺;媽祖:我國古代公益事業(yè)先行者[N];湄洲日報;2011年
3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 周麗妃;湄洲島媽祖信仰儀式[N];中國民族報;2011年
4 周高德 林貴潑;媽祖信仰維系兩岸情感的紐帶[N];中國民族報;2005年
5 大連特約海洋文化專家 陸儒德;浮土之下隱藏的獨特海洋社會[N];大連日報;2011年
6 記者 王運才 王凡凡;臺灣媽祖信仰代代傳[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7 記者 劉永福;讓文化遺產(chǎn)煥發(fā)璀璨的時代光華[N];湄洲日報;2009年
8 宋客;海峽西岸的“雙神”景觀[N];閩西日報;2010年
9 蔡少卿;關(guān)帝·觀音·媽祖信仰的社會功能[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10 江寶章邋章文秀;莆田媽祖新城動工興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建勇;媽祖信仰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2 孫曉天;遼寧地區(qū)媽祖文化調(diào)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閆化川;媽祖信仰的起源及其在山東地區(qū)傳播史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李秋香;文化認同與文化控制:秦漢民間信仰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君;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江磊;安慶市媽祖信仰興衰原因探析[D];安徽大學;2010年
3 吳麗麗;上海地區(qū)媽祖信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叢洋洋;大連旅順龍王塘媽祖信仰的文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5 鄭冰W,
本文編號:692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69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