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流行歌曲演唱發(fā)展的審美期待
本文關鍵詞:當代流行歌曲演唱發(fā)展的審美期待
更多相關文章: 審美期待 當代流行歌曲 流行音樂 中國風 古典音樂 歌手 主導地位 缺失 審美形態(tài) 民族化
【摘要】:正"流行歌曲"一詞來源于popular music,在英文中,popular定義為"大眾"。是一門詞曲交輝的綜合音樂體裁,具有復雜、多變、多元的風格體系,"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相互的內在聯(lián)系,構成國際間交流傳播最廣泛的聲樂文化現(xiàn)象和體系,幾乎存在于各個民族、各類文化層次的人群中"!1】流行歌曲在流行音樂中占主導地位,引領著流行音樂的潮流之先。因此,從美學的角度研究流行歌曲的演唱對于流行歌曲乃至流行音樂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流行歌曲演唱審美嬗變隨著技術、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發(fā)展,人們的審美觀念出現(xiàn)重大嬗變,這種嬗變在流行歌壇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一是演唱風格體裁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變化。建國后頭三
【作者單位】: 星海音樂學院;暨南大學;
【關鍵詞】: 審美期待 當代流行歌曲 流行音樂 中國風 古典音樂 歌手 主導地位 缺失 審美形態(tài) 民族化
【基金】:廣東省社科基金 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大眾文化語境下中國流行歌曲的當代意義與審美流變》(項目號:GD5SY01) 國家社科基金2012年重點項目《流行文藝與主流價值觀關系研究》(批準號:12AZW001)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J616.2
【正文快照】: “流行歌曲’,,一詞來源于popular musie,在英文中,Popular定義為“大眾”。是一門詞曲交輝的綜合音樂體裁,具有復雜、多變、多元的風格體系,“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相互的內在聯(lián)系,構成國際間交流傳播最廣泛的聲樂文化現(xiàn)象和體系,幾乎存在于各個民族、各類文化層次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芳;;流行音樂中的“中國風”元素和新詩的發(fā)展思路[J];青年文學家;2009年04期
2 陳纓;論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滲透的必然性[J];甘肅高師學報;1999年04期
3 邵玲;;論“中國風”歌曲對流行樂壇的影響[J];作家;2010年14期
4 吳高園;;當代流行音樂中的“中國風”[J];長江學術;2010年03期
5 ;你一直沒讓我的耳朵休息過[J];音樂大觀(非音樂);2007年06期
6 ;流行音樂不應與古典音樂對立[J];音樂世界;1995年07期
7 陳希;;淺談古典音樂的流行化[J];大眾文藝;2009年24期
8 鄔志榮;;各自各精彩的流行曲精品系列[J];中國電子商情(視聽博覽);1997年04期
9 孟麗;;“風花雪”樂——淺析中國當下流行音樂“中國風”潮[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6期
10 張敏;;淺談古箏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J];科學之友(B版);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玲;;流行樂壇上的“復古”元素[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張武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流行音樂產制研究—以李宇春為例[A];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培;;單簧管顫音的運用與教學初探[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湯亞汀;海倫·邁爾斯;;民族音樂學最近二十年的方向[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5 杜亞雄;;美國黑人音樂——2004年2月18日在美國芝加哥De Paul大學英語系的演講[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6 張謙;;“世界音樂的若干問題及美國世界音樂教育”講座紀實[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7 蔣聰;;在大學素質教育中重視音樂心理教育與研究[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張玉榛;;西塔爾琴與西方音樂的相遇——印度音樂家拉維•香卡[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9 崔青山;;校園流行音樂與當代大學生心理[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10 劉欣欣;;從中國首部古典音樂電視片《夢幻曲》談音樂欣賞教育課[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瑾;2007國際樂壇回顧[N];音樂周報;2008年
2 金兆鈞;2007年流行音樂一瞥[N];音樂周報;2008年
3 周蓮娣;杜泰航:古典音樂不是一張呆板的臉[N];天津日報;2006年
4 卜大煒;安氏三重奏:打破古典音樂與年輕人的隔閡[N];中國文化報;2008年
5 張楠;流行音樂——聽的?還是看的?[N];工人日報;2002年
6 ;揭開韓國流行音樂的面紗[N];西藏日報;2003年
7 紫茵;流行音樂學會在粵成立[N];音樂周報;2005年
8 晁岱健;流行音樂:找準市場 生機無限[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黃享榮;流行音樂抄襲風當剎[N];中國藝術報;2006年
10 鄔煥慶、胡錦武、萬一 周婷玉;內地流行音樂:弱冠之年,依然很“弱”?[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飛;傳播學視野下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2 張q
本文編號:625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62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