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鞣揭魳肥放c名作賞析》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本文關鍵詞:高!段鞣揭魳肥放c名作賞析》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更多相關文章: 《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 實踐教學改革 學生
【摘要】:《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是一門闡述西方音樂文化發(fā)展歷史的學科,是高校音樂教學中重要的基礎科目!段鞣揭魳肥放c名作賞析》課程的實踐教學應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開展音樂史主題教學匯報音樂會,讓學生進行舞臺表演,并讓學生走上講臺進行教學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作者單位】: 運城學院音樂系;
【關鍵詞】: 《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 實踐教學改革 學生
【基金】:2012年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地方高校音樂史課程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實施》(項目編號:J2012099)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2.0;J605-4
【正文快照】: 《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是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和音樂表演本科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在《西方音樂史》和《音樂欣賞》(西方音樂部分)兩門課程有機整合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新課程。2006年11月國家教育部發(fā)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文翠;;“工作坊”模式在高師音樂教育學課堂中的實踐與運用[J];藝術探索;2009年03期
2 鄭莉;;高素質(zhì)音樂教育人才培養(yǎng)呼喚教師教育精品課程[J];中國音樂教育;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折延東;;論比較教育研究的文化使命[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 鐘啟泉;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chuàng)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3 公文;;翻譯出版業(yè)與網(wǎng)絡翻譯:對話還是對立?[J];編輯之友;2011年04期
4 任勇;;現(xiàn)代國家治理中的文化整合——基于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的考察[J];長白學刊;2010年03期
5 耿宏麗;;試論課程范式的轉(zhuǎn)型:從“傳遞中心”到“對話中心”[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李洪修;姜延秋;;試論對話視野下的大學教學改革[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7 謝理滔;;基于對話的閱讀教學途徑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3期
8 安世遨;;論大學生對話管理方法(上)[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8期
9 朱琴芬;;以新的教學理念引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改革[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年04期
10 胡春光;;從權威權力到對話權力:大學管理權力運作方式的轉(zhuǎn)變[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邱翊;;文化認同與和諧青海[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下)[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嚴從根;在正當與有效之間—社會轉(zhuǎn)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魏薇;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岳欣云;教師研究的反思與再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沈曉敏;對話教學的意義和策略[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謝翌;教師信念:學校教育中的“幽靈”[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林存華;師生文化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gòu):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徽;教學機智:成就智慧型課堂的即興品質(zhì)[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游夢瀟;虛擬社區(qū)中的人際互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志宏;小學數(shù)學對話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張鋒;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施媛媛;中小學課堂教學公平:問題與對策[D];江南大學;2010年
5 肖壽華;中學生物對話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崔錦華;對話式閱讀教學中話題的設置[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亮;自然語言理解中基于本體的概念區(qū)分研究及其在智能儀器設計領域的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崔榮艷;新課程理念下情感、興趣、意志非智力因素在物理教學中的培養(yǎng)[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夢亞;對話教學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塊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周祖秉;對話型閱讀教學設計簡論[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曹理;音樂教育學的探索[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2 周毅剛;袁粵;;工作坊——實現(xiàn)公眾參與規(guī)劃設計的一種有效易行模式[J];新建筑;2006年06期
3 鞠瑞利;趙麗敏;;“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4 鄭莉;;高素質(zhì)音樂教育人才培養(yǎng)呼喚教師教育精品課程[J];中國音樂教育;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艷麗;;試論鋼琴教學中角色的轉(zhuǎn)換[J];戲劇文學;2006年07期
2 楊立新;;試論音樂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3 黃鸝;;音樂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J];江海縱橫;2007年06期
4 鄭叢筠;;高校聲樂專業(yè)學生演唱心態(tài)探析及對策[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08年S1期
5 孫愛娜;;歌唱音準偏差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5期
6 黃瓊;;對構(gòu)建地方高校音樂專業(yè)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思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7 李琦;;利用“雙循環(huán)”模式建設校外合作實習基地[J];職教論壇;2011年14期
8 湯雪耕;蘇聯(lián)聲樂專家梅德維捷夫聲樂教學中的幾個重要的教學原則[J];人民音樂;1955年08期
9 姚鴻;淺析音樂教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的作用[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10 李振鐸;論音樂教育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志琴;素質(zhì)為體 專業(yè)為用[N];音樂周報;2000年
2 Tara 盛文 盛原 譯;請家教 去學校 哪個更好?[N];音樂周報;2001年
3 鄭也夫;普及音樂會面面觀[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楊寧舒;“哈夏”是張好牌[N];黑龍江日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刁艷;徐新師生的重逢音樂會[N];音樂周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裴諾;音樂真正走進校園了嗎[N];音樂周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劉亞東;我們應該做些什么[N];中國文化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徐雪梅;音樂考級如同廢紙一張?[N];北京日報;2001年
9 丁瑩;芭蕾在飛翔[N];中國婦女報;2002年
10 陳愛和;校園童謠:從哪里來到哪里去[N];中國審計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曉;音樂學習的主要心理過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紅娟;歌唱心理因素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390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53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