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語境下聲樂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24-03-02 04:22
當"新媒體"不可避免地成為數(shù)字化教育時代的新語境,必將給聲樂教學帶來機遇:新媒體的"開放性"與"共享性"可給聲樂教學提供海量資訊,打破教育屏障;"即時性"與"跨時空性"可帶來最前沿信息,開拓學生視野;"互動性"與"自由性"可給聲樂教學增添活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碎片性"與"濃縮性"可拓展學習時間,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挑戰(zhàn)也與機遇并存:學生面對海量資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難度大;網(wǎng)絡"慕課""微課"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碎片化""快餐化"的學習方式難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一線聲樂教師對新媒體的駕馭能力有限,對利用新媒體"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校聲樂教育要以學科特點為依據(jù),抓住機遇,應對挑戰(zhàn),努力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中,以實現(xiàn)教學效益最大化。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新媒體” 的概念梳理及特征
二、“新媒體”給聲樂教學帶來的機遇
(一) “開放性”與“共享性”可給聲樂教學提供海量資訊, 打破教育屏障, 降低學習成本, 豐富教學途徑
(二) “即時性”與“跨時空性”可給聲樂教學帶來最前沿信息, 開拓學生的視野
(三) “互動性”與“自由性”可給聲樂教學增添活力,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 “碎片性”與“濃縮性”可拓展學習時間,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新媒體”給聲樂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一) 學生面對海量資訊,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難度大
(二) 網(wǎng)絡“慕課”“微課”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
(三) “碎片化”“快餐化”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難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 一線聲樂教師對新媒體的駕馭能力有限, 對利用新媒體“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新媒體語境下, 基于聲樂教學現(xiàn)狀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第一, 聲樂教學改革不能盲目、隨大流。
第二, 聲樂學生要充分利用新媒體。
第三, 聲樂教師要抓住機遇, 更要迎接挑戰(zhàn)。
第四, 學校要引導聲樂教學改革。
本文編號:391632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新媒體” 的概念梳理及特征
二、“新媒體”給聲樂教學帶來的機遇
(一) “開放性”與“共享性”可給聲樂教學提供海量資訊, 打破教育屏障, 降低學習成本, 豐富教學途徑
(二) “即時性”與“跨時空性”可給聲樂教學帶來最前沿信息, 開拓學生的視野
(三) “互動性”與“自由性”可給聲樂教學增添活力,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 “碎片性”與“濃縮性”可拓展學習時間,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新媒體”給聲樂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一) 學生面對海量資訊, 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難度大
(二) 網(wǎng)絡“慕課”“微課”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
(三) “碎片化”“快餐化”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難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 一線聲樂教師對新媒體的駕馭能力有限, 對利用新媒體“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新媒體語境下, 基于聲樂教學現(xiàn)狀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第一, 聲樂教學改革不能盲目、隨大流。
第二, 聲樂學生要充分利用新媒體。
第三, 聲樂教師要抓住機遇, 更要迎接挑戰(zhàn)。
第四, 學校要引導聲樂教學改革。
本文編號:3916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39163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