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音樂信息學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22:40
在信息時代音樂學研究與發(fā)展需求牽引下,音樂信息學已成為音樂學研究領域新興的、前沿的交叉學科,同時還是計算機科學、醫(yī)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探討的熱點話題。本文在分析國外音樂信息學研究特點與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結(jié)合我國音樂信息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從學科性質(zhì)、學術屬性、學科知識體系、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論述了音樂信息學的學科建設問題。研究表明,音樂信息學具有理論音樂信息學、應用音樂信息學、網(wǎng)絡音樂信息學的知識體系,其學科性質(zhì)具有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的相互交叉性,而學術屬性體現(xiàn)在以"學"為特征的音樂學與信息學的相互融合和以"術"為特征的音樂技能與信息技術的相互融合上。不同的學科性質(zhì)、學術屬性和學科知識體系決定了音樂信息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規(guī)格和模式具有不同的特點。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42(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子音樂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過程及趨勢[J]. 任紅軍,石璞赫. 中國民族博覽. 2019(01)
[2]計算機音樂的起源與發(fā)展[J]. 胡廣生. 戲劇之家. 2016(19)
[3]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本科音樂學專業(yè)教育特點及啟示[J]. 何怡雯,馬達. 中國音樂教育. 2016(08)
[4]網(wǎng)絡音樂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研究[J]. 孟兆平,周輝. 學術探索. 2016(05)
[5]音樂要素型信息認知強化人腦智力[J]. 歐陽樂樂.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4)
[6]音樂認知腦電信號處理方法研究[J]. 吳美云,吳美麗,張桂蕓.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2(01)
[7]再議“音樂分析學”的學科建設[J]. 陳鴻鐸.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0(01)
[8]論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J]. 梁麗群. 中國音樂. 2007(02)
[9]關于音樂文獻學學科體系的初步構(gòu)想[J]. 郭小林.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0(02)
[10]音樂中的意義與信息論[J]. 倫納德·B·梅耶爾,楊燕迪.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1990(04)
博士論文
[1]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 黃漢華.暨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76543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42(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子音樂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過程及趨勢[J]. 任紅軍,石璞赫. 中國民族博覽. 2019(01)
[2]計算機音樂的起源與發(fā)展[J]. 胡廣生. 戲劇之家. 2016(19)
[3]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本科音樂學專業(yè)教育特點及啟示[J]. 何怡雯,馬達. 中國音樂教育. 2016(08)
[4]網(wǎng)絡音樂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研究[J]. 孟兆平,周輝. 學術探索. 2016(05)
[5]音樂要素型信息認知強化人腦智力[J]. 歐陽樂樂.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4)
[6]音樂認知腦電信號處理方法研究[J]. 吳美云,吳美麗,張桂蕓. 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2(01)
[7]再議“音樂分析學”的學科建設[J]. 陳鴻鐸.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10(01)
[8]論信息技術與音樂課程整合[J]. 梁麗群. 中國音樂. 2007(02)
[9]關于音樂文獻學學科體系的初步構(gòu)想[J]. 郭小林.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0(02)
[10]音樂中的意義與信息論[J]. 倫納德·B·梅耶爾,楊燕迪.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1990(04)
博士論文
[1]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 黃漢華.暨南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765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347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