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琴改編作品的民族審美心理特征——以20世紀(jì)60~70年代中期鋼琴改編作品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5-17 00:34
<正>一個民族的審美特征有其獨特的審美理想、審美追求、審美技巧、審美情趣與評價方式,而審美特征的形成與其文化和長期形成的民族心理淵源頗深,一個民族的音樂審美心理特征實際上也促成了這個民族音樂文化和音樂風(fēng)格的形成。在20世紀(jì)60~70年代中期中國鋼琴改編曲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尋到中華民族音樂審美的脈絡(luò),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鋼琴改編曲正是符合了中國聽眾的審美心理特征,深受廣大中國聽眾的喜愛。
【文章來源】:民族音樂. 2019,(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中國20世紀(jì)60~70年代中期鋼琴改編作品概述
■鋼琴改編作品的民族審美心理特征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190715
【文章來源】:民族音樂. 2019,(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中國20世紀(jì)60~70年代中期鋼琴改編作品概述
■鋼琴改編作品的民族審美心理特征
■結(jié)語
本文編號:3190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31907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