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京劇《霸王別姬》中梅派唱腔的演唱藝術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J821;J6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吶;民族聲樂訓練班勝利結(jié)業(yè)[J];中國音樂;1981年04期
2 周大風;漫談字正腔圓[J];中國音樂;1983年01期
3 任風秋;略論我國民族聲樂藝術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4 郭克儉;民族聲樂男聲的幾種演唱模式[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5 廉明子;民族聲樂藝術演唱綜合能力芻議[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楊麗;淺談民族聲樂中字的演唱——兼談我教學、演唱的一些體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朱紅;;民族聲樂的特性與發(fā)展[J];藝海;2009年01期
8 彭曉玲,吳凡;戲曲板式結(jié)構(gòu)與我國當代民族聲樂[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9 徐占占;科學的發(fā)聲 民族的風格——王品素教授民族聲樂教學經(jīng)驗探討[J];人民音樂;1999年10期
10 陳紅衛(wèi);從“字正腔圓”看我國民放聲樂教育[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孟君;;集體記憶的多副面孔——論“文革”的電影城市空間形態(tài)[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曾笑鳴;姚國強;;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影音樂發(fā)展歷程回顧[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3 汪開慶;;第六代導演的嬗變——從“文學”電影到“新聞”電影[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4 王為華;;從受眾電影消費心理看東三省電影市場的發(fā)展——東三省電影消費市場調(diào)查[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5 金丹元;;挑戰(zhàn)好萊塢:對中國文化的不同想象及其縫合——關于第五、第六代導演之比較研究[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陳犀禾;萬傳法;;中國當代電影的工業(yè)和美學:1978~2008年[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7 李啟軍;胡牧;;中國電影在不同歷史時段的現(xiàn)代性呈現(xiàn)[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8 南志秀;;富平二題[A];三秦文化研究會年錄(二○○九年)[C];2009年
9 袁愛玲;趙欣;林曉燕;;中國影片對美出口問題探析[A];建設東北亞和諧國際經(jīng)貿(mào)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韓婷婷;;淺議當代影視文化的主體性[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林瑞華;舞出新的《霸王別姬》[N];中國文化報;2008年
2 晨光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要堅持多樣化審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記者 翟群;歌劇《霸王別姬》魅力綻放[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金惠子;民族聲樂文化的優(yōu)秀傳承者——黑力[N];音樂生活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賈薇;《霸王別姬》有點“怪”[N];北京日報;2000年
6 石惟正;我的民族聲樂觀[N];音樂周報;2000年
7 梁占峰;唱法與審美多元化[N];音樂周報;2004年
8 陳原;《霸王別姬》一路成功[N];人民日報;2004年
9 記者 邢曉芳 實習生 陳汶鑫;《霸王別姬》驚心動魄[N];文匯報;2003年
10 廖燕茹;特殊地緣的歷史共鳴[N];音樂周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宋祖英;我對金鐵霖民族聲樂教學理論體系的探索與實踐[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2 周雋;第五代與新生代導演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邵雯艷;華語電影與中國戲曲[D];蘇州大學;2010年
4 劉佳;黑澤明作品的美學特質(zhì)及其對當代中國電影的啟示[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思妍;淺談京劇《霸王別姬》中梅派唱腔的演唱藝術[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2 寧巖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聲樂發(fā)展脈絡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菁;基于聲樂演唱的藝術美探究中國民族聲樂之“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任潔玉;從音響載體看我國20世紀80年代民族聲樂發(fā)展狀況[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5 王佳麗;京劇與民族聲樂的相互融合[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葛靜;從我國民族聲樂教材中選析幾首優(yōu)秀曲目[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7 楊嫻靜;戲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聲樂中的具體運用[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8 郭曉芳;中國民族聲樂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9 秦緣;和而不同,多元并存[D];蘭州大學;2011年
10 李響;高師民族聲樂生態(tài)課堂構(gòu)建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99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79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