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民族器樂論文 >

納西“蘇古杜”考辨

發(fā)布時間:2019-04-13 08:39
【摘要】:在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一帶,流傳著一種與蒙古族火不思相似的彈弦樂器——蘇古杜,主要用于演奏納西族的古典音樂——"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jīng)音樂"。對"蘇古杜"這件樂器的起源和如何傳入云南做必要的梳理,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需要。
[Abstract]:In the area of Naxi Autonomous County, Lijiang, Yunnan Province, there is a string instrument similar to Mongolian fire-Su Gudu, which is mainly used to play the classical music of Naxi nationality-"Baisha Fine Music" and "Dongjing Music" in Lijiang. It i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need to sort out the origin of the instrument Su Gu du and how to introduce it into Yunnan.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藝術(shù)學院;
【分類號】:J632.3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趙寬仁;麗江古“胡撥”的收集[J];民族藝術(shù)研究;1988年04期

2 黃林;“納西古樂”與“麗江古樂”名稱的由來——從建國后麗江地區(qū)第一次文藝節(jié)目選拔談起[J];人民音樂;2003年10期

3 莫爾吉胡;火不思尋證[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毛繼增;;扎年、火不思異同考——與邊多同志商榷[J];西藏藝術(shù)研究;198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蘊華;從《聊齋俚曲》中“銀紐絲”小曲看明清民歌藝術(shù)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李城;遲震;;梨鄉(xiāng)嗩吶樂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宋恩偉;;樂舞一體話六代 秦漢俗樂占先聲——秦漢俗樂興起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4 李為渠;;宋元時期的宮廷音樂[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5 海君;;論“宰割辭調(diào)”[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6 何晴利;;“樂府”始創(chuàng)年代辨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7 侯曉霞;;八十四調(diào)研究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8 王萍;;論唐代琵琶詩之意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9 覃勤;;中國“樂”與“詩”的分合淵源及關(guān)系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孔靜柳;;音樂節(jié)奏型命名的具體策略[J];蚌埠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郭學智;;南陽漢畫像中鼗鼓的圖像學解讀[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2 劉紅紅;莊子思想與魏晉時期中國文藝的自覺[D];暨南大學;2010年

3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韓偉;宋代樂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5 孫寧寧;日本地歌三味線角色的變遷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6 任飛;唐代太常、教坊樂官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曉毅;陶寺考古:技術(shù)的實證解析[D];山西大學;2011年

8 宋娟;宋代筆記在《全宋詞》編纂中的史料價值[D];吉林大學;2012年

9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10 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雪;《中國民間小戲與西方音樂劇比較研究》用黃梅戲《天仙配》和音樂劇《貓》為例分析[D];河北大學;2009年

2 王立揚;對鄂倫春“古倫木沓”節(jié)中音樂文化展演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思考[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陽;羅大佑歌詞的文學與商業(yè)價值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趙光強;道教曲牌音樂發(fā)展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5 王英霞;小說《金瓶梅》的音樂史料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繼榮;魏晉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鮑樹柏;古代漢語樂器名源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8 初益辰;宋代宮廷音樂機構(gòu)設(shè)置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樂調(diào)查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牟菲;南朝吳聲與吳地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維翰;;火不思的來源與新生[J];樂器;1981年01期

2 樂聲;;古樂新聲火不思[J];樂器;2007年02期

3 毛繼增;;扎年、火不思異同考——與邊多同志商榷[J];西藏藝術(shù)研究;1988年04期

4 蘇赫巴魯;;火不思——馬頭琴的始祖 蒙古古樂考之一[J];樂器;1983年05期

5 邊多;;就“火不思”問題答毛繼增先生[J];西藏藝術(shù)研究;1990年01期

6 蘇赫巴魯;;火不思——馬頭琴的始祖 蒙古古樂考之一(續(xù))[J];樂器;1983年06期

7 馬黛芬 ,周居霞;他使古琴奏新歌 記“火不思”研制者青格勒圖[J];人民音樂;1988年06期

8 邊多;;答毛繼增先生的商榷[J];西藏藝術(shù)研究;1990年02期

9 榮麗軍;;元代新興樂器初探[J];語文學刊;2010年22期

10 張憲生;二胡、琵琶、小提琴淵源關(guān)系之探微[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樂聲;富有草原情調(diào)的“火不思”[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2 馬崢;我盟被命名的“文化之鄉(xiāng)”已有26處[N];錫林郭勒日報;2010年

3 記者 凌云 駐站記者 王海金;讓群眾成主角[N];錫林郭勒日報;2010年

4 錫林郭勒盟文化體育局 錫林浩特市文化體育局;保護文化遺產(chǎn) 促進科學發(fā)展[N];錫林郭勒日報;2009年

5 記者 馬瑞祥 楊凌云 駐站記者 王海金;鑲黃旗民族文化大旗建設(shè)彰顯活力[N];錫林郭勒日報;2009年

6 周玉龍;我盟7個地區(qū)入選全區(qū)民間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N];錫林郭勒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劉楓 新疆文聯(lián)黨組書記、研究員 劉賓 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 張歡;絲路之聲向世界傳遞和諧[N];新疆日報(漢);2010年

8 麻彥君;蒙古族林丹汗宮廷音樂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N];赤峰日報;2011年

9 記者 江新輝 陳永平 巴依斯古楞;“天堂草原錫林郭勒·那達慕”大會隆重開幕[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曉璐;社會變遷下的烏蘭牧騎及其功能轉(zhuǎn)型[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4574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4574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c7f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